|
|
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交出十年成績單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第一拉動力 |
【歷史上的今天】
欄目:政企信息
發布時間:2022-10-11 22:14
|
|
|
摘要:北京時間2022年10月11日(農歷2022年9月16日),星期二,上海市浦東區: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交出十年成績單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第一拉動力。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翻了一番,規模躍居全國城市首位;百億級千億級商品交易平臺數量倍增;雙向投資合作實現跨越式發展,已經成為中國內地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最為集中的城市……經過十年持續努力,上海基本建成了與我國經濟貿易…
|
北京時間2022年10月11日(農歷2022年9月16日),星期二,上海市浦東區: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交出十年成績單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第一拉動力。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翻了一番,規模躍居全國城市首位;百億級千億級商品交易平臺數量倍增;雙向投資合作實現跨越式發展,已經成為中國內地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最為集中的城市……經過十年持續努力,上海基本建成了與我國經濟貿易地位相匹配、在全球貿易投資網絡中具有樞紐作用的國際貿易中心。昨日下午,上海舉行“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黨委專題系列第七場新聞發布會,介紹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情況。
著力提升國際貿易中心能級
市商務委黨組書記、主任顧軍介紹,2017年,上海提出打響“四大品牌”,先后出臺了兩輪打響“上海購物”品牌三年行動計劃,并率先提出建設國際消費城市。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1.8萬億元,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達到60%以上。2020年首創的大規模綜合性消費節慶活動——“五五購物節”,至今已成功舉辦三屆,有力地促進了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成為上海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打響“四大品牌”的重要功能性平臺和重大標志性活動。
2021年,上海口岸貿易額達10.1萬億元,全球占比提升至3.6%左右,上海貨物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4萬億元;服務進出口額達2294.1億美元,占全國比重提升至30%,規模居全國各省市第一。
超過6萬家外資企業在上海蓬勃發展,全國首家股份制外商投資性公司、外商獨資船舶代理公司、外資保險控股公司等一批首創項目紛紛落地。截至今年9月底,累計認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877家、外資研發中心523家。出臺全國首部地方外商投資條例,外資企業投訴中心、涉外服務專窗等精準服務機制讓外商在上海敢于投資、做大做強。
發布會還透露,上海新一輪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政策即將出臺實施,這是自2002年出臺總部政策以來的第五次修訂。本次修訂主要是在總部企業定義和標準上的創新,同時在支持措施上回應企業訴求,進一步推動投資和資金運作的專業化便利化,實行更便利高效的通關政策,進一步完善了總部人才的引進和服務保障措施等。
浦東吸引外資在上海占比超4成
制度創新一直是浦東推動國際貿易中心核心區建設的“王牌”。目前,浦東吸引外資在上海市占比超過40%,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占比近50%,外貿總量占比約60%,對標最高標準最好水平,基本建立了與國際經貿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
在建設國際貿易中心核心區過程中,浦東將如何發揮高水平改革開放的優勢?浦東新區區委常委、副區長楊朝表示,過去的十年恰好也是上海自貿試驗區由誕生到發展的十年,是自貿試驗區建設到引領區建設承上啟下的十年。下一步,浦東將繼續落實國家改革開放戰略,提升貿易競爭力、深化樞紐功能、拓展特色功能區、營造一流的貿易環境,為上海繼續升級國際貿易中心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制度創新推動貿易主體加速集聚、貿易便利化不斷升級、貿易服務能級穩步提升。浦東在外資公募基金、外資控股證券公司等50多個開放領域落地了一批全國首創性項目,同時在醫療服務、增值電信、演出經紀等已開放領域由點及面形成集聚效應。目前54項擴大開放措施中已有33項落地,累計落地企業數4458個,全球資源配置能力進一步提升。
今年以來浦東跨境電商進出口同比增長9.7%,全市占比近40%,目前正積極推動“絲路電商”合作交流先行區,接下來將爭取向千億級規模邁進,并將持續打造適合各類新型貿易發展的集成服務。
(來源:上海市浦東區人民政府)
|
|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
|
|
歷史上的今天 |
|
今天是:2025年04月21日(星期一)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