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回眸2022,“話”煙臺教育①|我市教師隊伍建設邁上新臺階 |
【歷史上的今天】
欄目:政企信息
發布時間:2022-12-09 20:23
|
|
|
摘要:北京時間2022年12月9日(農歷2022年11月16日),星期五,回眸2022,“話”煙臺教育①|我市教師隊伍建設邁上新臺階。
興國在于重教
重教在于強師
2022年,全市教育系統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強師德,鑄師魂,爭做“四有”好老師,錨定建設我市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聚焦全市教育工作重點,圍繞中心,同心聚力,積極謀劃,勇于擔當,…
|
北京時間2022年12月9日(農歷2022年11月16日),星期五,回眸2022,“話”煙臺教育①|我市教師隊伍建設邁上新臺階。
興國在于重教
重教在于強師
2022年,全市教育系統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強師德,鑄師魂,爭做“四有”好老師,錨定建設我市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聚焦全市教育工作重點,圍繞中心,同心聚力,積極謀劃,勇于擔當,在激發活力中創新人事工作思路,引領廣大一線教師做好學生的“大先生”和引路人,全市教師隊伍建設總體呈現良好風貌。目前,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教職員工9.6萬人,平均年齡42.3歲,中級及以上職稱教師占比63.1%,大學及以上學歷教師占比93.3%,一支政治過硬、專業突出、特色鮮明的教師隊伍正在形成。
師德師風建設有力
引導廣大教師自覺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踐行“兩個維護”,“有理想信念”已經成為全市教師招聘和培養提升的首要條件,真正做到了讓有信仰的人站講臺、講信仰。
師德師風建設機制不斷完善
提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一攬子行動計劃,建立健全師德師風培訓機制、教師隊伍信用體系、教師宣誓和榮退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聘請122名師德師風監督員,構建多元化師德師風監督體系;建立師德違規通報和案例警示教育制度,充分發揮師德評價第一標準作用。
師德培育成效顯著
啟動中華文化涵養師德提升工程“千人百日行”線上培訓,豐富師德培育載體。用三年時間培育了1400余名種子教師,認定了20個煙臺市師德涵養基地、6個煙臺市教師實踐教育基地,通過經典誦讀、開設專門課程、組織專題培訓等形式,汲取文化精髓,傳承中華師道,幫助教師立“根”鑄“魂”。
疫情防控勇于擔當
全市五萬多名教師停課不停學,通過網絡架構空中課堂,確保全市教育教學工作有序進行;開學復課后,廣大教師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教育教學,取得高考、中考的圓滿勝利;2022年暑期,我市出現新冠肺炎病例,全市啟動全員核酸檢測工作,全市2萬多名教師志愿者放棄暑假休假,奔赴疫情抗戰一線,充分體現教育人的擔當。
課后延時服務無怨無悔
一年來廣大教師舍棄個人休息時間,在做好對學生作業指導管理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德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以及讀書、科普等活動,課后延時服務開展有聲有色。尤其是高中教師,每天有早晚自習,以校為家、辛勤付出,為我市高考保持全省領先地位做出了突出貢獻。
教師補充不斷優化
實施教育人才引進“1234”工程,不斷提升教育人才引進力度和引進質量,形成了“機制全、平臺廣、行動快、創新多”的教育人才引進新形態。
補充質量進一步提升
年內全市新招聘教師1321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學歷教師639人,占比達48.37%。
補充方式更加靈活
采取線上、線下招聘,首次開展全市教師招聘統一筆試,在疫情防控形勢下做好教育人才搶抓工作。
補充渠道進一步完善
年內494名山東省公費師范生入職全市鄉村中小學校,成為鄉村教師新的生力軍,優化了全市教師學歷結構。常態化開展送教下鄉、上門指導等教研交流活動,為全市81個農村義務教育學區選聘配齊83名農村特級崗位教師,實現了農村義務教育學區全覆蓋。
管理改革持續深化
深化改革,敢為人先,教師隊伍管理體制改革成效斐然,不斷開創煙臺教師隊伍建設嶄新局面。
教師教育引領發展
研究出臺《煙臺市“十四五”教師教育行動計劃》,牢固樹立“教師是教育發展第一資源”的理念,積極落實教師教育優先發展的地位,引領全市各中小學校推進教師持續性發展。力爭到“十四五”末,努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區域均衡發展、適應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教學要求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縣管校聘”改革升級
印發《關于深化“縣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干部教師交流輪崗工作的實施意見》,年內2373名教師校長交流輪崗,通過政策引領和制度保障,帶動優質教師資源在全市學校間合理流動,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均衡發展,被《山東教育報》等媒體予以重點報道。
職稱評審更加規范
印發指導意見,進一步完善市屬高職院校職稱自主評聘制度;開展2021年度3374名教師職稱評審工作,1343人通過評審,60人取得正高級職稱資格,真正實現了讓廣大教師“明明白白評職稱,安安心心干教育”。
培養提升有效強化
深化教師培養,提升新時代教師教書育人本領;打造“領軍人才”,強化教育系統人才隊伍建設。以提高師德素養和業務能力為核心,全面推進教師教育創新,建立“統籌規劃、分級負責、相互銜接、整體推進”的教師教育工作機制,構建以縣級教師發展機構為支撐、現代遠程教育為支持、立足校本的教師教育工作體系,形成“全員培訓以遠程為主、骨干培訓以集中為主、個性化培訓以校本為主”的教師教育工作格局。
名師隊伍進一步壯大
新認定齊魯名師、齊魯名校長34人,新入選國家教學名師2人;10名教師入選省優秀鄉村青年教師獎勵計劃,入選比例全省最高。目前,全市共建有6個齊魯名師名校長領航工作室、16個山東省優秀班主任工作室、33個煙臺名師名校長名班主任工作室,擁有齊魯名師名校長(含人選)80人,煙臺名師名校長名班主任(含人選)806人,學科帶頭人(人選)400人,教壇新秀609人,改變了我市過去教師隊伍有嶺無峰的狀況。
“互聯網+教師專業發展”工程深入實施
組織5.3萬余名教師完成“互聯網+教師專業發展”工程網絡研修,連續第4年成為全省唯一研修完成率達100%的地級市。
教師專業化進一步提升
實施煙臺市中小學教師學歷提升工程,兩年606名教師參與學歷提升計劃,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印發《煙臺市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實施方案(2022-2025年)》,加強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目前全市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比例達71.6%。
對口支援成效顯著
近年來,我市累計選派200余名教師赴長島、海陽、萊陽、棲霞,臨沂、德州,西藏、新疆、重慶等地開展扶貧支教工作,支教教師們拋家舍業,奔赴異鄉,用高尚的人格、淵博的知識和博大的胸懷在貧困山區、雪域高原、祖國邊陲、偏遠海島書寫著煙臺教師的故事。
扶貧支教以身垂范
2022年,我市先后選派6名教師援助西藏日喀則一高和齊魯高中,選派35名教師援助重慶巫山、德州,進一步展現了煙臺教師的良好形象。
推動區域教育更加均衡
市級層面選派30名優秀教師赴海陽、萊陽、棲霞、長島支教,實施棲霞、長島教師培訓專項支持計劃,有力的促進了對當地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
親愛的煙臺市民朋友:
感謝您一直以來對煙臺教育的關注和支持!
您的滿意是我們前行的不竭動力,也是對咱煙臺教育最大的鼓勵和支持!
誠摯邀請您為煙臺教育點贊,一起為煙臺教育代言!
(來源:山東省煙臺市煙臺教育發布)
|
|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
|
|
歷史上的今天 |
|
今天是:2025年04月22日(星期二)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