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課堂|面對孩子叛逆厭學,聽聽煙臺教師怎么說① |
【歷史上的今天】
欄目:政企信息
發布時間:2022-12-09 20:26
|
|
|
摘要:北京時間2022年12月9日(農歷2022年11月16日),星期五,微課堂|面對孩子叛逆厭學,聽聽煙臺教師怎么說①。
面對孩子叛逆厭學,該怎么辦?
怎么溝通都沒用
多說兩句就跟你對著干、唱反調
……
你的孩子是否也有上述問題?
你是否也是束手無策?
是否為此陷入焦慮的情緒中?
叛逆期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階段,也…
|
北京時間2022年12月9日(農歷2022年11月16日),星期五,微課堂|面對孩子叛逆厭學,聽聽煙臺教師怎么說①。
面對孩子叛逆厭學,該怎么辦?
怎么溝通都沒用
多說兩句就跟你對著干、唱反調
……
你的孩子是否也有上述問題?
你是否也是束手無策?
是否為此陷入焦慮的情緒中?
叛逆期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階段,也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重要標志。在這個時期,他們的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覺醒,常常會形成逆反心理。他們叛逆、厭學、拒絕與父母溝通,親子關系緊張,父母往往也拿他們沒辦法。
那么,面對類似的問題,我們究竟該怎樣處理呢?怎么和孩子有效溝通引導呢?看煙臺教師們怎么說……
開發區第十小學
校長徐紹娟
孩子“生病”,父母“吃藥”
我是一名普通小學的校長,也是一位家有男孩的母親。在陪伴自己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經歷了酸甜苦辣,個中滋味一言難盡。由此,我也走進了“家庭教育”的殿堂。在經歷了大量的閱讀、培訓、思考之后,發現了孩子的問題,其實是一面真實的鏡子,映射出的往往是父母的問題。孩子以“生病”的狀態告訴自己的父母:我們的家庭教育、觀念、關系出了問題!
反觀現在的學校教育,好像是孩子越來越不好管理。在小學高年級階段就會出現個別叛逆厭學的孩子,到了初、高中,這種現象更甚。當一個家庭出現叛逆厭學的孩子,一家人的生活便陷入水深火熱之中,父母也由此走上了救贖孩子的道路:給孩子講道理;帶孩子看心理醫生;給孩子吃藥......以上種種,無一例外都屬于一種“外求”的做法,即家長想借助“外力”來糾正孩子的偏差行為,當然這些舉動常會以無效而告終。因為我們沒有看到孩子出問題的真相!
真相是什么?真相是家庭內部出現了問題!走進叛逆厭學孩子的家庭,我們會發現這些家庭中99.9%的夫妻關系存在很大的問題。夫妻關系的糟糕,意味著孩子生活在一個冷如冰窖的環境中,孩子在家里感受不到理解、支持和信任。同時,我們還發現,這些父母養育孩子的方式、三觀和認知同樣存在很大的誤區。父母對孩子的高期望、長期包辦孩子、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母親的焦慮等等,這些“枷鎖”在孩子弱小的時候會套牢他,當他漸漸長大,心理及認知就會出現問題,乃至爆發各種狀況。
基于此,直接調整孩子的行為,問題不會從根本上得以解決。唯有調整父母,讓父母的成長帶動孩子的成長,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家庭問題。作為學校,更應該本著治“未病”的思想,本著讓孩子“先成人,后成才”的理念,大力宣傳家庭教育,引領家長在夫妻關系、親子關系、家庭倫理、教養認知和方式等方面進行思考和踐行,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真正造福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芝罘區西牟小學
心理健康教師王漢濱
叛逆厭學有妙招
厭學行為在主觀上表現為對學校學習活動失去興趣,產生厭倦情緒和冷漠態度,在客觀上往往表現出逃避學習的行為,表現為青少年拒絕上學或拒絕一整天留在學校。
厭學行為可能與社會心理適應困難有關。這類兒童難以在學業上優于其他同齡人,也難以適應學校環境。
孩子叛逆厭學可以通過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與學生進行積極的語言溝通,關注并分析厭學情緒、行為背后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在該同學有一點進步,要多鼓勵、多表揚,以幫助他樹立信心。
我們具體可以試一試下面的做法幫助學生:
教師層面。
方法一:對學習的焦慮和對成績的擔憂是厭學的原因之一,因此,老師應該注意學生的行為,如恐懼回答問題、拒絕看自己的分數,考前擔憂甚至不能參加考試。老師發現這些行為后,應及時與學生談心,幫助學生樹立合理的目標。
方法二:及時鼓勵,提升自信心。厭學兒童在學校情境中有時會表現出低自我效能感,對自己能力的錯誤認知導致學生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學習。針對學生的錯誤認知,老師可以了解學生對自己的錯誤看法,幫助他發現自己的優點和閃光點,樹立自信,改變錯誤認知。及時給予肯定,使學生有成就感,慢慢培養提高其自信心,讓“厭學”變成“喜學”。
方法三:學習困難是厭學的原因之一。厭學的學生常常缺乏解決問題的方法,當學習上出現問題時,傾向于逃避或依賴他人。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針對某個學科的具體問題進行頭腦風暴,幫助他評估該學科的學習問題,傳授具體學科的學習方法,鼓勵進步,引導成長。
方法四:厭學兒童常表現為人際關系匱乏,幾乎沒有知心的朋友,在學校內常體會到被孤立,與其他學生格格不入。老師可以了解該學生的人際交往情況,根據學生的性格,教給他人際交往的技巧,鼓勵他融入集體,找到朋友。
家長層面。
做法一:平等地溝通。注重溝通技巧的運用,發現學生閃光點。在與學生溝通的時候,讓學生感受到我們的真誠,多使用接納性和鼓勵性的語言,
做法二:學會傾聽,培養平等、親和的家庭關系。家長要有足夠的民主作風,要有耐心,真誠地傾聽孩子的想法,讓孩子感到自己被尊重、被關愛,拉近親子關系。在理解學生的基礎上接納孩子的不良,情緒幫助孩子逐步提升學習成績。
做法三:恰當的家庭教育。家長要有積極的生活態度,重視對孩子的陪伴和傾聽。積極和孩子進行語言溝通,詢問他在學校或者生活發生的事情以及他的情緒,如果是溝通的問題,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糾結的地方,比如這道題不通或學校里情緒不好,和同學們有點矛盾,父母要和他去溝通。
煙臺二中
高中部班主任李花柱
理性克制抓大放小
在青春期,叛逆厭學的孩子比比皆是,甚至有很多曾經是品學兼優的學生。如何幫助孩子在成長的關鍵期少走彎路、使其身心健康成長、平穩度過這一特殊時期,是需要教師和家長認真思考的問題。
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事實的確如此。可以說,優秀的學生背后,一定有優秀的家長。這種優秀,不一定是地位,金錢或聲譽,而往往是最樸素的為人品質。所以,要培養優秀的孩子,先要成為優秀的家長。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智慧的家長常常會做好以下幾點:
1.不自以為是,不高高在上,能以平等的心態對待孩子。尤其是在事業上比較“成功”的家長,如果陪伴孩子的時間過短,又特別喜歡將自己“成功的經驗”強加到孩子身上,往往會適得其反。應該切記,你是事業的成功者,但可能是教育孩子的“小學生”。所以在孩子面前要謙虛,要示弱,要做一個經常反省、批判自己的家長。
2.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在和睦溫暖的環境中成長。青春期的孩子,特別敏感,尤其是對父母的關系。如果家庭不和睦,孩子會沒有安全感,思想就會異常復雜,并且埋在心底,胡思亂想,特別容易出問題。
3.讓孩子積極承擔,了解父母艱辛,培養他們的責任感。我們現在的孩子,他們不缺關愛,欠缺的是付出愛,回報愛。只有孩子真正為父母和家庭付出汗水,他們才能夠真正珍惜,成為有責任感的人。
4.抓大放小,把握方向,不斤斤計較。孩子在青春期,特別渴望擺脫束縛,放飛自我,如果管得太嚴,常常適得其反。智慧的家長在大的原則性問題上,必須立場分明,守住紅線;在小的非原則性問題上要適當放手,給孩子成長的空間。
5.發現亮點,及時鼓勵,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要善于發現,抓住時機,及時鼓勵,話語真誠,讓孩子內心溫暖,充滿自信。教育的成功就是培養孩子追求卓越、腳踏實地的品質,孩子內心有了對目標的強烈渴望,我們就成功了。
總之,教育孩子任重道遠,需要我們不斷學習,不停反省,改變自我,方可成功。
牟平區教體局
辦公室于金弘
給家長的幾點建議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當代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傾注了太多的精力的期許,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出類拔萃,但有時候卻事與愿違,特別是在孩子步入青春期,出現叛逆厭學情緒時,家長更應該改進教育方式,多關注孩子心理變化。
1.學會傾聽。在孩子出現叛逆厭學、成績下降時,不要一味指責、加壓,作為家長首先要冷靜分析,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可以選擇一個輕松舒適的環境,與孩子進行友好、平和的溝通,了解孩子最近的學習和生活是否遇到困境,讓孩子將這些負面問題及時傾訴給家長,無論任何時候來自于家人的鼓勵和包容都是孩子支持感和安全感的重要來源。
2.給予支持。了解孩子的煩惱之后,家長可以對癥下藥,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幫助孩子剖析原因并及時解決,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支持與幫助。如果是單純的學習問題,必須積極幫助孩子增強學習信心,由簡到難,及時給予鼓勵,讓孩子重拾對學習的興趣,不斷獲得成就感,慢慢提升自信。如果是在學校遭遇了煩心事,家長必須及時疏導,嚴重時可理性與學校、老師方面溝通,共同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3.適當減壓。作為家長,要認識到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不要將自己的夢想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賦予孩子過大的壓力。適當減少不必要的課外輔導,讓孩子有充足的休息、放松的時間,發掘孩子的興趣愛好,以興趣帶動學習更能激發孩子的主觀能動性。
叛逆的孩子更需要我們父母的陪伴和關愛,經常與他們平等溝通,多換位思考,站在他們的角度考慮問題,建立和諧而融洽的家庭關系,從而助力孩子茁壯健康成長。
海陽市二十里店鎮中心小學
語文、心理教師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中級沙盤咨詢師
張春云
厭學可能因為這些
愛學習是人的天性,因為只有學習才能讓自己更好地適應世界,更好的生存,這是生本能的表現。比如小孩子都特別愛模仿大孩子,模仿就是學習。
為什么又會產生厭學呢?
喜歡吃什么就會多吃,不喜歡就會少吃,甚至不吃,這是我們都熟知的現象。為什么呢?喜歡的,是自己身體需要的,或者心里需要的,得到滿足的時候就會感覺很愉快,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就會努力去爭取;反之,對自己不好的、自己不需要的、令自己不愉快的東西,我們自然就會排斥、抗拒。趨利避害是本能。曾經有幾年我嗅不得百合花的味道,因為那味道會把我與難過鏈接起來,所以我會本能的抗拒;過了幾年之后,那個難過被處理掉了,百合花的味道跟難過沒有鏈接了,那我再嗅到的時候也就沒有抗拒了,百合花的味道對我來說也就沒有什么特殊了。所以厭學一定有其背后的原因,找到原因再采取相應的措施調整,厭學也會消失不在。
一個常見原因就是內在的學習需求沒有被看到,學習動機不足。就像沒吃過幾次榴蓮認為不好吃、吃過幾次之后發現特別好吃一樣,要是能真正體會到學習的快樂、體會到自己對學習的需求,就會喜歡上學習。這時候我們要設置一些多樣的學習形式和學習內容,讓學習變得有趣,讓學習變成他自己的需要,讓孩子在學習中體會到成就感甚至是挑戰,那么他就會主動學習了。玩游戲、玩手機不就是這樣的嗎?自己要玩不用你教,自己就找時間、想辦法去學了,攔都攔不住。我們要在這方面用心,而不是在控制上費勁兒。
厭學的另一個常見原因就往往是因為學習過多,學習時間、學習量超過了本身對學習的需要。如果一個人喜歡吃肉,每次都不讓他吃飽、吃夠,他會一直想吃,每次吃肉都會非常愉快;但是如果每次吃肉都讓他吃十二分飽,再隨時都讓他吃肉,那么不用幾天就會吃夠了,甚至聽不得、見不得。學習也是這樣。每天的生活,除了基本的吃喝拉撒,幾乎全是學習,再是被動的,厭學就很容易理解了。如果孩子在學校沒有課間活動,沒有自由時間,每個時間段都是被安排好的,連基本的身體舒展活動都得不到滿足,孩子就像被束縛住了似的。還有的家長一時看不得孩子閑下來,做完作業還會有很多安排等著,讓孩子覺得沒有看到頭的時候,沒有可自由支配的時間。這時候他會覺得都是因為學習奪去了他的自主自由,對學習有了敵對情緒,當然就不會喜歡學習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沒有人會甘愿像木偶一樣被支配。
(來源:山東省煙臺市煙臺教育發布)
|
|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
|
|
歷史上的今天 |
|
今天是:2025年04月22日(星期二)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