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727年3月31日牛頓逝世 |
歷史上的今天
欄目:重大事件
發布時間:2021-02-28 12:52
|
|
|
1727年3月31日發生的重大事件:
摘要:1727年3月31日(農歷1727年3月9日),劃時代的科學巨匠艾薩克·牛頓爵士逝世。
牛頓逝世
牛頓像
伊薩克·牛頓爵士(SirIsaacNewton,儒略歷1642年12月25日-1727年3月20日格里歷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
少年時代的牛頓就表現出手工制作精巧機械的才能。在英國柯斯達大教堂里,至今仍安…
|
1727年3月31日(農歷1727年3月9日),劃時代的科學巨匠艾薩克·牛頓爵士逝世。
牛頓逝世
牛頓像
伊薩克·牛頓爵士(Sir Isaac Newton,儒略歷1642年12月25日-1727年3月20日 格里歷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
少年時代的牛頓就表現出手工制作精巧機械的才能。在英國柯斯達大教堂里,至今仍安放著一座太陽鐘,類似中國的“日晷”。盡管它鑿刻得還很粗糙,但已表現出牛頓少年時期的聰慧和理想。
牛頓逝世
劃時代的科學巨匠艾薩克·牛頓爵士
由于生活貧困,母親讓牛頓退學回家務農,但他仍然把心思放在讀書上。舅父發現他不學著干活養家,就對他說:“還是回去念你的書吧!要么你是個無所事事的大廢物,要么你是個大天才!”
于是,牛頓來到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求學。他發誓,要把畢生精力貢獻給科學事業。他刻苦攻讀數學、物理學、天文學等課程,接受了哥白尼、開普勒、伽利略、笛卡爾的自然科學理論和研究方法,這為他以后的科學研究奠定了扎實的理論基礎。
牛頓在劍橋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后,留校出任數學教授。從此,他在劍橋大學從事教學和科研達30年之久。他的輝煌的科學成就,都是在這里取得的。
牛頓刻苦鉆研,廢寢忘食,每天在實驗室里工作17-18個小時,以至于劍橋大學圖書館館長說牛頓是“一個神經不很正常的家伙”。
正是由于他這種全身心投入的精神,使得他不斷地取得新成果,在科學上的地位越來越高。他的第一個轟動世界的成果是發現光的本質,就是他發現普通白光是由七色光組成的。他制造的第一架反射天文望遠鏡至今還在天文臺使用。他的另一大發明是創造了數學上的微積分學。而他最偉大的發現在力學領域。牛頓于1687年出版了《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
這部劃時代的巨著闡述了物體運動的三大定律:慣性定律、力和運動關系的定律、作用和反作用的定律。書中還敘述了萬有引力定律。牛頓根據萬有引力定律,研究了太陽系行星、衛星和彗星的運動規律。牛頓也因此被認為是最偉大的天文學家。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在社會上引起轟動,使牛頓聲名大震。但真正理解這部著作的人并不多。為了弄懂書中復雜的數學問題,有位哲學家請牛頓開列了一張“必讀書目”,看到書目時哲學家說:“光看這些書,就要去掉我大半條老命。”
1727年3月31日,牛頓在倫敦病逝。教堂為他舉行了隆重的國葬,由于他在科學事業上的杰出貢獻,他被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公墓里。
|
|
|
上述內容已注明媒體來源的,為本站編輯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明錯誤或者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進行處理。向原創致敬!!!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
|
|
歷史上的今天 |
|
今天是:2025年04月05日(星期六)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