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872年4月2日“電報之父”莫爾斯逝世 |
歷史上的今天
欄目:重大事件
發布時間:2021-03-01 08:19
|
|
|
1872年4月2日發生的重大事件:
摘要:1872年4月2日(農歷1872年2月25日),美國科學家,電報發明者莫爾斯逝世。
“電報之父”莫爾斯逝世
莫爾斯
塞繆爾·莫爾斯(SamuelFinleyBreeseMorse),美國藝術家兼發明家,是一名享有盛譽的美國畫家、電報之父。1791年4月27日生于馬薩諸塞州查爾斯頓(現在是波士頓的一部分);1872年4月2日卒于紐約。
…
|
1872年4月2日(農歷1872年2月25日),美國科學家,電報發明者莫爾斯逝世。
“電報之父”莫爾斯逝世
莫爾斯
塞繆爾·莫爾斯(Samuel Finley Breese Morse),美國藝術家兼發明家,是一名享有盛譽的美國畫家、電報之父。1791年4月27日生于馬薩諸塞州查爾斯頓(現在是波士頓的一部分);1872年4月2日卒于紐約。
1810年,莫爾斯畢業于耶魯大學,他沒有順從雙親的意愿,去了英國深造藝術。在1812年的戰爭期間,他留在英國,因為在當時的舒適日子里,這場戰爭似乎是一件并不妨礙任何人的事?;貒?,他作為藝術家獲得了頗佳的聲譽,但并不富有。
莫爾斯作為一個當地美國人黨(一個頑固地反天主教和反移民的團體)入政界,但他很不成功。
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由于在一次航海中受到同舟乘客杰克遜的感染,莫爾斯開始熱衷于電的實驗。他決定制造一臺電機,但又覺得力有勝任,因為他對電的知識一無所知。有一次,他偶然地遇到了亨利,,亨利毫不吝惜地幫助了他,回答了他的所有問題。此后,莫爾斯開始為制造電報機謀求援助,在這里,莫爾斯作為一個持之以恒、決習果斷的顯示了他真正才干。
1840年,他取得專利權,然后他想方設法說服和勸誘抱非常勉強態度的國會批準于1843年度撥款三萬美元架設一條從爾的摩到華盛頓的超過四十英里的電報線(僅多六票)。1844年,該電報線開始修建,同年投入了運營。莫爾斯的第一份電報電文是“上帝創造了何等的奇跡!”電文是用莫爾斯發明的迄今仍被任稱為“莫爾斯電碼”的點、劃電報符號發出的。
莫爾斯繼續暴露出其卑鄙的靈魂,因為他從來不承認亨利對他的幫助,當然,當他在同亨利關于發明優先權的長期訴訟期間,他力圖堅持亨利從來也沒有幫助過他。可是,亨利在審訊時作證,輕而易舉地證明了相反的情況。
在內戰期間,莫爾斯雖然是北方人,但由于他的種族主義立場,認為黑人受奴役的地位是理所當然的,因此他同情南方。盡管如此,在他的一生中,名譽、榮譽還是接踵而至。當美國何去偉人紀念館于1900年在紐約大學校園第一次開幕時,莫爾斯被定為首批成員,而真正的美國偉人亨利到1915年才被選入。
幾千年來,通訊技術曾經長期停滯不前。即使是外敵入侵、邊城告急,除卻狼煙報警之外,最快的辦法也不過是驛站快馬傳送文書。17世紀中期,英國海軍推行了旗語,18世紀末,法國政府建立了信號機體系,這才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海陸快速傳送消息的困難。
通訊技術關鍵性的變革發生在19世紀中期。
1832年秋天,在大西洋中航行的一艘郵船上,美國醫生杰克遜給旅客們講電磁鐵原理,旅客中41歲的美國畫家莫爾斯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并牢記住了這些。他聯想起自己所看到的法國信號機體系,它每次只能憑視力所及傳訊數英里而已;如果用電流傳輸電磁訊號,不是可以在瞬息之間把消息傳送數千英里之遙嗎?從這以后,他毅然改行投身于電學研究領域。
莫爾斯于1791年出生在美國一個牧師家庭。他青年時研究繪畫和雕刻,歷任過若干藝術團體的負責職務。他拋卻了鋪著榮譽地毯的藝術之路,轉向尚處于幼年時代的電學,冒著失敗的風險,在崎嶇不平的科技之峰上努力攀登。在試制電報機的過程中,莫爾斯的生活極為困苦,有時甚至挨餓。他節衣縮食,以購置實驗用具。1836年,他不得不重操藝術家的舊業,以解決生計問題。但他始終沒有中斷研究工作。堅持不懈的努力和友人的幫助,莫爾斯終于獲得成功。
莫爾斯從在電線中流動的電流在電線突然截止時會迸出火花這一事實得到啟發,“異想天開”地想,如果將電流截止片刻發出火花作為一種信號,電流接通而沒有火花作為另一種信號,電流接通時間加長又作為一種信號,這三種信號組合起來,就可以代表全部的字母和數字,文字就可以通過電流在電線中傳到遠處了。
“電報之父”莫爾斯逝世
莫爾斯電碼表
經過幾年的琢磨,1837年,莫爾斯設計出了著名且簡單的電碼,稱為莫爾斯電碼,它是利用“點”、“劃”和“間隔”(實際上就是時間長短不一的電脈沖信號)的不同組合來表示字母、數字、標點和符號。
1844年5月24日,在華盛頓國會大廈聯邦最高法院會議廳里,一批科學家和政府官員聚精會神地注視著莫爾斯,只見他親手操縱著電報機,隨著一連串的“點”、“劃”信號的發出,遠在64公里外的巴爾的摩城收到由“嘀”、“嗒”聲組成的世界上第一份電報。
第一封電報的內容是圣經的詩句:“上帝創造了何等的奇跡”。
電報機有人工和自動兩種,還有有線發送和無線發送兩種方式。人工電報機是由人來按動電鍵,使電鍵接點開閉,形成“點”、“劃”和“間隔”信號,經電路傳輸出去,收報端接到這種電信號后,便控制音響振蕩器產生出“嘀”、“嗒”聲,“嘀”聲為“點”,“嗒”聲為“劃”,供收報員收聽抄報。
在無線通信情況下,發報端除有發報電鍵外,還必須有發射機,以便將電鍵發出的電脈沖信號變換(即調制)成高頻載波信號,才能發送出去。在接收端,除了耳機外,還必須有接收機,它將發射端發送的高頻載波信號接收下來,再變換(即解調)成音頻信號,供人工收聽抄報。
自動電報機的發報端在發報時,事先將準備發送的報文用專用的鑿孔機鑿成發送鑿孔紙帶,然后用快機發送出去。在收報端,使用波紋收報機來收報,即在移動的紙帶上自動記錄莫爾斯電碼波紋信號。
電報的發明,為各地氣象資料的迅速傳遞和集中提供了條件,使繪制當日天氣圖成為可能。
莫爾斯(1892~1977) Morse,Harold Marston
美國數學家。1892年3月24日生于緬因州沃特維爾,1977年6月22日卒于普林斯頓。他1914年畢業于科爾比學院。1917年在哈佛大學獲博士學位。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曾在美國遠征軍中服役,1920~1934年先后在康奈爾大學、布朗大學、哈佛大學任教,1935年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教授,1962年退休。1932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64年獲美國國家科學獎章。莫爾斯繼承了G.D.伯克霍夫在動力學上的工作,1925年推廣其極小極大原理,第一次得出莫爾斯不等式,以后形成了莫爾斯理論。這一理論是把拓撲學與分析學結合成為大范圍分析的開端。莫爾斯還先后和其他數學家合作研究動力學及測地流、極小曲面和單復變函數論的拓撲方法、積分表示、偽調和函數和微分拓撲學。70年代以來,基于莫爾斯工作的臨界點理論在偏微分方程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
|
上述內容已注明媒體來源的,為本站編輯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明錯誤或者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進行處理。向原創致敬?。。?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
|
|
歷史上的今天 |
|
今天是:2025年04月12日(星期六)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