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619年4月14日薩爾滸之戰爆發 |
歷史上的今天
欄目:重大事件
發布時間:2021-03-07 08:10
|
|
|
1619年4月14日發生的重大事件:
摘要:1619年4月14日(農歷1619年3月14日),薩爾滸之戰爆發。
薩爾滸之戰爆發
萬歷四十七年二月二十五日,大明王師正式出征;三月初一,西路軍遭努爾哈赤攻擊,寡不敵眾,全軍覆沒,總兵杜松戰死;三月初三,北路軍遭受攻擊,寡不敵眾,全軍覆沒,總兵馬林狼狽逃回;三月初五,東路軍被后金軍偷襲,猝不及防,全軍覆沒,總兵劉鋌戰死;三月初六,南路軍接到三路大…
|
1619年4月14日(農歷1619年3月14日),薩爾滸之戰爆發。
薩爾滸之戰爆發
萬歷四十七年二月二十五日,大明王師正式出征;三月初一,西路軍遭努爾哈赤攻擊,寡不敵眾,全軍覆沒,總兵杜松戰死;三月初三,北路軍遭受攻擊,寡不敵眾,全軍覆沒,總兵馬林狼狽逃回;三月初五,東路軍被后金軍偷襲,猝不及防,全軍覆沒,總兵劉鋌戰死;三月初六,南路軍接到三路大軍戰敗的消息后匆忙撤兵,后金軍趁勢追擊,損傷慘重。結果正如我們這群事后諸葛亮所分析的一樣,可惜我們的分析也正如開原總兵馬林的意見一樣,終無改這場戰事的結局。
薩爾滸之戰,是明與后金爭奪遼東的關鍵性一戰。在這次戰役中,薩爾滸之戰以少勝多,后金軍在作戰指揮上運用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方針,5天之內連破三路明軍,殲滅明軍約5萬人,繳獲大量軍用物資,成為戰爭史上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一個出色戰役。
后金是居住在我國長白山一帶女真族建州部在明時建立的政權。北宋末期,女真完顏等部建立金朝,從東北進入黃河流域,另一些部落仍留居東北。明朝初年,這些留居東北的部落分為海西、建州、東海三大部。明神宗萬歷十一至十六年(1583—1588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姓愛新覺羅)統一建州各部,又合并了海西與東海諸部,控制了東臨大海(今日本海)、西界明朝遼東都司轄區、南到鴨綠江、北至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等廣大地區,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各部過程中,確立了兼有軍事、行政、生產三方面職能的八旗軍制。
八旗士兵出則為兵,入則為民。開始時只分黃、白、紅、藍四色旗幟。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又增編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共為八旗。女真人分編在八旗中,每旗可出兵7500人,共有兵力6萬余人,主要是騎兵。此外,還修筑了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等城堡,補充馬匹和戰具,屯田積糧,積極備戰。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后金,年號天命,稱金國汗,以赫圖阿拉為都城。明朝統一全國后,在東北設官置治,建衛設防。洪武四年(1371年)在遼陽設立定遼都衛,后改為遼東都指揮使司;永樂元年(1403年)置建州衛,永樂七年在黑龍江口附近的特林設置奴兒干都指揮使司。后又在這些地區陸續增設衛所。
萬歷時從鴨綠江至嘉峪關設置“九邊”即9個重鎮,其中遼東轄今遼寧大部地區。明朝對女真各部的統治,一面以羈糜政策籠絡其首領,封官晉爵賞賜財物;一面分化女真各部,使其互相對立,以便分而治之。后來由于對女真的政治壓迫和經濟剝削不斷加劇,引起了女真人民的強烈不滿和反抗。努爾哈赤建立后金政權后,便利用這種不滿情緒,積極向明遼東都司進行襲擾。在明與后金對抗中,居于開原附近的女真族葉赫部,為避免被努爾哈赤吞并,依附明朝,反對后金。鴨綠江以東的朝鮮李氏王朝,也傾向于明。蒙古察哈爾部,住在歸化城(今內蒙古呼和浩特)與承德之間,與金對立,但同明的關系也好壞無常。住在大興安嶺南部的蒙古科爾沁部與住在大凌河以北的蒙古喀爾喀部,傾向并依附后金,常與后金配合,襲擾遼東。在這種形勢下,明雖可以利用葉赫部屏蔽遼東,利用朝鮮李氏王朝牽制后金,但葉赫部人少力弱,朝鮮李氏王朝也因遭到日本的侵略和后金的襲擾無力助明。
因此,明與后金在爭奪遼東的斗爭中,一開始就處于不利境地。
薩爾滸之戰爆發
明朝晚期,因忙于鎮壓關內人民起義,無力顧及遼東防務,駐守遼東的明軍,訓練荒廢,裝備陳舊,缺糧缺餉,虛額10余萬,實有兵不過數萬。加上長期處于和平環境,守備又極分散,軍隊戰斗力差。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正月,努爾哈赤趁明朝內爭激烈、防務松弛的時機,決意對明用兵。二月,召集諸臣討論用兵方略,決定先打遼東明軍,后并葉赫部,最后奪取遼東。三月間,加緊秣馬厲兵,擴充軍隊,修治裝具,派遣間諜,收買明將,刺探明軍虛實。在經過認真準備和精心籌劃之后,努爾哈赤在四月十三日誓師反明,率步騎2萬發起進攻。次日,兵分兩路,左四旗兵取東州堡,(今遼寧撫順縣東大東州)、馬根單堡;自率右四旗兵及八旗精銳內兵(護軍)向撫順所(今遼寧撫順城)進發。
十五日清晨進圍撫順城,明軍守將李永芳不戰而降。明軍在撫順周圍的堡寨均被后金軍占領。四月二十一日從廣寧(今遼寧北鎮)出發的明總兵張承蔭部1萬援軍趕至,雙方展開激戰,張承蔭戰死,明軍死傷甚眾。四月二十六日后金軍撤回都城。五月,后金軍再次越過邊墻,攻克明大小堡寨11個。七月,后金軍進圍清河堡(今遼寧本溪市東北),經力戰后攻陷清河堡。至此,撫順城以東諸堡,大都為后金軍所攻占。后金軍襲占撫順、清河后,曾打算進攻沈陽、遼陽,但因力量不足,翼側受到葉赫部的威脅,同時探知明王朝已決定增援遼東,便于九月主動撤退。經過一段休整,努爾哈赤又于次年正月親率大軍進攻葉赫部,給予其重大打擊和破壞,基本穩定了翼側,然后傾其全力對付明朝。
|
|
|
上述內容已注明媒體來源的,為本站編輯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明錯誤或者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進行處理。向原創致敬!!!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
|
|
歷史上的今天 |
|
今天是:2025年04月06日(星期日)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