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80年5月6日阿拉伯帝國倭馬亞王朝建立者穆阿維葉逝世 |
歷史上的今天
欄目:重大事件
發布時間:2021-03-24 10:50
|
|
|
680年5月6日發生的重大事件:
摘要:680年5月6日(農歷680年4月6日),阿拉伯帝國倭馬亞王朝建立者穆阿維葉逝世。
穆阿維葉(全名穆阿威葉·本·阿比·蘇富揚,又稱穆阿維葉一世,約606年—680年5月6日)伊斯蘭教的哈里發(661年—680年在位)。他是統治被稱為“阿拉伯帝國”(歐洲文獻中稱之為薩拉森帝國)的廣大穆斯林國家的倭馬亞王朝的創建者。
奉真主之名,你是其中一位大…
|
680年5月6日(農歷680年4月6日),阿拉伯帝國倭馬亞王朝建立者穆阿維葉逝世。
穆阿維葉(全名穆阿威葉·本·阿比·蘇富揚,又稱穆阿維葉一世,約606年—680年5月6日)伊斯蘭教的哈里發(661年—680年在位)。他是統治被稱為“阿拉伯帝國”(歐洲文獻中稱之為薩拉森帝國)的廣大穆斯林國家的倭馬亞王朝的創建者。
奉真主之名,你是其中一位大聲疾呼反對奧斯曼、其中一位殺害他的人,我希望你也將是其中一位為了此事被真主殺害的人——穆阿維葉攻擊阿里及其部下
穆阿維葉,阿拉伯帝國早期的奠基人之一,倭馬亞王朝的建立者。他在伊斯蘭教發展史上的地位如此顯赫,然而后世的穆斯林對他卻是罵聲一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要從他同先知穆罕默德及其女婿阿里的關系來解釋。
穆阿維葉是麥加貴族領袖阿布·蘇夫揚之子,蘇夫揚曾經是穆罕默德的敵對勢力的首領,后來在穆罕默德不可抵擋的兵鋒之下投降,皈依了伊斯蘭教,并獲得先知的賞識,成為伊斯蘭教早期高層領導人之一。穆罕默德逝世后,蘇夫揚凱覦領導權,但最后是眾望所歸的先知岳父阿布·伯克爾登上了哈里發之位。蘇夫揚為此悻悻地留下一句話:“這是一個錯誤,需要流血才能洗清這個錯誤!”穆阿維葉少年時曾參加其父反對穆罕默德的行動,并繼承了其父的野心和權謀,他們都是披著宗教外衣的政客。
當時,伊斯蘭教的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644—656年在位)與穆阿維葉同屬于倭馬亞家族,奧斯曼在位期間遇到了一個強勁對手的挑戰——穆罕默德的女婿阿里。阿里是一位出類拔萃的阿拉伯騎士,一生在戰場上幾乎從未遭遇到敗績。先知曾在送他寶劍的同時送了一句話“除脊柱劍外無寶劍,除阿里外無豪杰”,又將女兒法蒂瑪嫁給了這位勇士。656年,哈里發奧斯曼被刺殺,阿里繼立為第四任哈里發(656—661年在位)。
阿里的優點和缺點同樣突出,他不但根子紅,而且勇敢、慷慨、寬容,但他的寬容只給了他賞識的人,他是個狂熱的伊斯蘭教徒,在位期間為數眾多的基督徒被殺害,而他對伊斯蘭內部意見分歧者的不寬容則造就了一個堅定的反對派——哈瓦立及派。此外,阿里被指控參與了謀殺前任哈里發奧斯曼的陰謀,這成了反對派攻擊他的絕好借口。時任敘利亞總督的穆阿維葉利用阿里的統治出現動搖之機,對他提出了挑戰。
657年,穆阿維葉以為奧斯曼復仇為名向阿里的地盤進軍,雙方在隋芬展開激戰,穆阿維葉眼看難逃敗勢。關鍵時刻,穆阿維葉的得力助手阿穆爾向阿里提出以《古蘭經》來裁決紛爭,那位有勇無謀的豪杰竟答應了,使得穆阿維葉逃過了一劫。
此后,穆阿維葉避免跟阿里直接對抗,轉而向西發展。當時的埃及總督穆罕默德·本·阿布·伯克爾是首任哈里發阿布·伯克爾的兒子,也是阿里的親信,被指控為謀殺奧斯曼的兇手。穆阿維葉以此為借口,出兵埃及,擊敗并殺死了阿布·伯克爾。掌握了敘利亞和埃及的穆阿維葉實際上已經成為阿拉伯世界勢力最大的人。
661年,阿里被哈瓦立及派刺殺,穆阿維葉依靠強大的實力,被推舉為哈里發,并以武力脅迫使阿里的長子哈桑主動放棄他的繼承權。為了穩定局面,他假意同意阿里的次子候賽因·賓·阿里在他死后繼承哈里發之位,但在位期間積極培植自己的兒子亞澤德的勢力。680年,穆阿維葉死,亞澤德攻殺了候賽因·賓·阿里,繼承了哈里發之位,從此,穆阿維葉的后代世襲為哈里發,一直延續到750年,他建立的王朝被稱為倭馬亞王朝。伊斯蘭教的中心也從阿拉伯半島移到了敘利亞,大馬士革成為阿拉伯帝國的首都。
但帝國內部仍有眾多阿里及其后代的支持者,反對穆阿維葉這個出自先知敵對派系的人建立的王朝,他們被稱為“什葉派”。750年,什葉派與另一個伊斯蘭派系阿拔斯派合作興風作浪,推翻了倭馬亞王朝。穆阿維葉從此被描述為一個利用陰謀詭計篡奪領導權的小人。
但無論穆阿維葉受到了后世多少非議,他對先知的事業在世界上的發揚光大有著巨大功勞卻是無法抹殺的。他在擔任敘利亞總督的時候就創建了阿拉伯海軍,奪取了塞浦路斯島,并在655年“船桅之戰”之戰中重創拜占庭水師,確立了阿拉伯人在地中海上的優勢。
繼位之后,穆阿維葉便從東西兩線擴張,團結在真主旗下的頑強的貝都因人依然是勢不可擋。在東線,阿拉伯帝國的大軍從波斯繼續東進,攻陷了喀布爾,征服了今阿富汗一帶,然后挺進中亞大草原。在東南,部分阿拉伯軍隊已進入印度河流域。在西線,繼續使拜占庭在刀劍的狂風中戰抖,662年攻入小亞細亞,669年和674年兩次圍攻君士坦丁堡,面對這座世界史上最難攻克的城市,兩次均無功而返,在678年簽訂了體面的和約而退軍。伊斯蘭的信徒隨著阿拉伯的大軍向世界各個方向擴展,伊斯蘭教義以其簡明、有力和強調入世的特點在所到之處贏得了大批的信徒,令中東、中亞各地眾多原來的宗教趨于消亡(當然,伊斯蘭教快速傳播還有一大原因:對異教徒征收人頭稅的經濟政策)。
在四大哈里發時代后期,地方總督、書記官、法官等國家行政職務已經形成。穆阿維葉上臺之后,繼續完善國家官僚體系,并加強哈里發本人在政治、軍事、宗教三方面合一的至高無上的權威。哈里發的民主選舉終為倭馬亞家族的世襲制所取代。穆阿維葉設立了為自己服務的各部大臣以掌管各方面事務,在地方上,他將全國分為9個省,每省設總督(成為埃米爾),由自己親自任命,每省同時設稅務官掌管財政,直接對哈里發負責。
穆阿維葉時代,貴族會議和部落代表會議仍然存在且有較大權力,行省總督也有較大的獨立性。穆阿維葉時代的中央集權遠未達到波斯帝國或拜占庭帝國那樣的程度。完善的國家官僚體系和常備軍等要到阿卜杜·馬立克(685—705)時代才基本確立。穆阿維葉時代,實際上是一個過渡時期。
作為阿拉伯帝國繼歐麥爾一世之后最重要的奠基人、阿拉伯帝國大擴張的領導人之一,穆阿維葉無疑應在本榜中占有一席之地。他對歷史的影響還有十分重要的一點:由于他的奪權造就了什葉派,后來什葉派在一千多年中一直在伊拉克和伊朗廣泛傳播,并在16世紀的伊朗取得了正統地位,延續到現在。穆阿維葉在這個百強排行榜中居第33位。
點評:
穆阿維葉是將宗教領袖、軍事家和政客三重角色結合得最好的一代梟雄。作為宗教領袖和軍事家,穆阿維葉將阿拉伯帝國的霸業和伊斯蘭教的精神事業發揚光大,而作為一位政客,穆阿維葉在奪權和維權中顯示出了高明的手段。公心和私心,往往是一位成大事者必備的兩個方面。
|
|
|
上述內容已注明媒體來源的,為本站編輯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明錯誤或者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進行處理。向原創致敬!!!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
|
|
歷史上的今天 |
|
今天是:2025年04月06日(星期日)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