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893年5月24日九三學社發起人王卓然誕辰 |
歷史上的今天
欄目:重大事件
發布時間:2021-04-16 19:57
|
|
|
1893年5月24日發生的重大事件:
摘要:1893年5月24日(農歷四月初九),九三學社發起人王卓然誕辰。
王卓然1893年5月24日出生在撫順市城區蓮島灣村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1911年,他考入奉天兩級師范。其間他參加了青年基督教會,先后結識了張學良、閻寶航、杜重遠、盧廣績等東北進步人士并成為摯友。1919年秋,王卓然考入北平師范大學,兩年后,畢業返回奉天任省教育廳視學。1923年秋,他獲官…
|
1893年5月24日(農歷四月初九),九三學社發起人王卓然誕辰。
王卓然1893年5月24日出生在撫順市城區蓮島灣村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1911年,他考入奉天兩級師范。其間他參加了青年基督教會,先后結識了張學良、閻寶航、杜重遠、盧廣績等東北進步人士并成為摯友。1919年秋,王卓然考入北平師范大學,兩年后,畢業返回奉天任省教育廳視學。1923年秋,他獲官費到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留學深造。
王卓然為了使美國人民廣泛地了解中國的歷史和現狀,他準備了介紹中國歷史和日本侵華罪行的講稿于假期在美國講演,足跡遍及美國各地。1928年8月,王卓然回到奉天,剛主政的張學良聘他任東北大學教授、東三省保安總司令部咨議兼作自己子女的家庭教師。自此,王卓然逐漸成為張學良的得力助手。
“九一八事變”時,王卓然陪伴張學良在北平治病。9月27日,他與流亡進關的東北愛國人士高崇民、閻寶航、盧廣績等在北平成立了“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被選為執行主任委員。救國會得到張學良的暗中支持,在東北民眾抗日斗爭中起到了重要的組織領導作用。救國會派車向忱、高鵬等人負責與東北抗日義勇軍的聯絡,有力地指導了義勇軍的對敵斗爭。救國會成立不久,王卓然提議創辦《覆巢》報(該報后改為《東方快報》),他被任命為社長。該報以揭露日本軍國主義侵華罪行、抨擊國民黨當局不抵抗政策、反映東北人民的意愿為主旨。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王卓然與東北抗日救亡總會的領導人相繼到了重慶,他被選為國民參政會參政員。他站在抗日的立場上,呼吁國共合作,團結抗日,釋放張學良將軍。王卓然的提案得到了周恩來、董必武、鄧穎超等共產黨參政員的支持。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后,蔣介石欲發動內戰,王卓然參加了由在渝的東北名流寧武、閻寶航等人成立的“東北政治建設協會”,呼吁停止內戰、和平建設中國。他與閻寶航等人還常去曾家巖50號向周恩來請教。1946年5月4日,王卓然與許德珩等科技、文化界知名人士發起成立了“九三學社”,為和平民主的實現作進一步的努力。1946年夏,內戰終于爆發,王卓然見和平無望到日本從事貿易。新中國成立后,他捎信給周總理,請求回國工作。1951年5月,他歷經磨難,毅然回到祖國的懷抱。王卓然回國后,用自己的大部分積蓄在京、津兩市創辦兩所少年兒童科學教育館和3所幼兒園,從事科普活動。周恩來總理親自安排他到國務院參事室任參事,從事文字改革和科普工作。
王卓然于1975年去世。作家駱賓基在紀念他的書《王卓然史料集》中作了“愛國精神永存”的題詞。這是對王卓然一生的高度評價。
|
|
|
上述內容已注明媒體來源的,為本站編輯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明錯誤或者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進行處理。向原創致敬!!!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
|
|
歷史上的今天 |
|
今天是:2025年04月05日(星期六)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