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858年5月28日清將奕山與沙俄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簽訂《中俄璦琿條約》 |
歷史上的今天
欄目:重大事件
發布時間:2021-04-20 21:34
|
|
|
1858年5月28日發生的重大事件:
摘要:1858年5月28日(農歷四月十六),清將奕山與沙俄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簽訂《中俄璦琿條約》。
清將奕山與沙俄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簽訂《中俄璦琿條約》
1858年5月28日清將奕山與沙俄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簽訂《中俄璦琿條約》,將60多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割讓給沙俄。《璦琿條約》是沙皇俄國迫使清政府簽訂的中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璦琿系…
|
1858年5月28日(農歷四月十六),清將奕山與沙俄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簽訂《中俄璦琿條約》。
清將奕山與沙俄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簽訂《中俄璦琿條約》
1858年5月28日清將奕山與沙俄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簽訂《中俄璦琿條約》,將60多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割讓給沙俄。《璦琿條約》是沙皇俄國迫使清政府簽訂的中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璦琿系滿語“母貂”之意,明末清初,璦琿一帶曾以產貂聞名。建于明朝的璦琿舊城地處黑龍江東,史稱江東璦琿。由于江東璦琿隔黑龍江與內地往來多有不便,清政府遂于舊璦琿下游12公里的江西岸重筑城池,將軍衙門也遷移到這里,相對江東璦琿而稱此地為江西璦琿,也稱黑龍江城或璦琿新城。《璦琿條約》就是1858年5月28日在璦琿新城簽訂的。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沙皇俄國趁火打劫,對清政府實行訛詐,強割中國東北和西北大片領土。1689年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中俄東段國界明確劃定后,沙俄侵略勢力雖然退出黑龍江以北地區,但是它時刻等待時機卷土重來。第一次鴉片戰爭后,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社會,沙俄認為侵吞中國領土的新時機已到,加緊對我國東北和西北領土的掠奪。1850年,沙俄的所謂“探險隊”強占廟街,1856年,沙俄政府悍然宣布設立以廟街為中心的“濱海省”,囊括黑龍江下游大塊地帶。與此同時,沙俄侵略軍還入侵中國西部邊疆的哈拉塔爾河和伊犁河下游北岸,并于1847年建立了拜帕爾要塞。以后又占領伊犁河下游南岸至楚河之間的中國領土,進而把侵略勢力擴張到中國的熱河(伊塞克湖)。沙俄于1854年非法建立的維爾諾要塞,后來成為侵略中國的一個重要據點,沙俄軍隊自阿亞古斯河畔南達維爾諾要塞之間,強行筑起一條長達700公里的堡壘線,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大片中國領土全被占據。
沙俄在強占我國黑龍江大片領土后,企圖威逼清政府承認既成事實,于1857年8日派海軍上將普提雅廷乘兵船到天津向清政府提出以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為界的要求,稱之為“外交上的遠征”,遭到清政府的拒絕。但沙俄并未死心,又赴南方與英法美相勾結。并于1858年趁英法聯軍攻陷大沽、威脅北京之際,用武力逼迫清政府簽訂了不平等條約——《璦琿條約》。條約規定:(一)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中國領土(60多萬平方公里),劃歸俄國;(二)江東六十四屯仍由中國人民“永遠居住”,歸中國官員管理,俄人“不得侵犯”;(三)烏蘇里江以東中國領土劃為中俄“共管之地”。
沙俄的野蠻侵占,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極大義憤,1900年8月,在卡倫山、璦琿、匡安嶺、大嶺等地,愛國軍民對來犯者英勇還擊,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終于收復了失陷的璦琿,經當時的璦琿副都統姚福升組織重建,使古城璦琿又巍然屹立在祖國北疆。1956年,根據國務院規定,“璦琿”改為“愛輝”。
|
|
|
上述內容已注明媒體來源的,為本站編輯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明錯誤或者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進行處理。向原創致敬!!!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
|
|
歷史上的今天 |
|
今天是:2025年04月06日(星期日)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