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5年6月1日西漢開國皇帝高祖劉邦逝世 |
歷史上的今天
欄目:重大事件
發布時間:2021-05-31 18:13
|
|
|
195年6月1日發生的重大事件:
摘要:公元前195年6月1日(農歷四月十四),西漢開國皇帝高祖劉邦逝世。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前195年6月1日),中國漢朝第一任皇帝(公元前202—195年在位),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皇帝,字季,漢朝(西漢)開國皇帝,廟號為太祖,通稱高祖,謚號為高皇帝,所以史稱漢太祖高皇帝、漢高祖或漢高帝。出身平民階級。起兵反秦時,稱沛公,…
|
公元前195年6月1日(農歷四月十四),西漢開國皇帝高祖劉邦逝世。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前195年6月1日),中國漢朝第一任皇帝(公元前202—195年在位),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皇帝,字季,漢朝(西漢)開國皇帝,廟號為太祖,通稱高祖,謚號為高皇帝,所以史稱漢太祖高皇帝、漢高祖或漢高帝。出身平民階級。起兵反秦時,稱沛公,秦亡后,被項羽封為漢王。
秦漢之際為中國歷史的一大變局,中國社會政治的諸多質變得以成功確立,而漢高祖劉邦是其中一大關鍵人物。
劉邦是中國第一個平民出身的帝王。他生長于沛縣豐鄉,年輕時以好吃懶做、好出大言而聞名于鄉里,不事耕種,也不喜讀書。進入中年之后,終于混到了一個亭長的職位,并利用工作之便,結交了沛縣吏蕭何、曹參、夏侯嬰等,加上他原來在鄉里結下的死黨樊噲、周勃等,成為他后來稱霸天下的基本班底。
公元前209年,劉邦奉命押送一班囚犯至咸陽修驪山陵墓,但一路上犯人逃去大半,劉邦索性釋放了余下犯人,并帶領其中十余人一起造反,逃入芒硝山中之間(這也是秦法苛重,逼人造反的一個例子),在這期間,還發生了一件奇事,據說劉邦喝醉酒后斬了一條擋道的大蛇,后來有個老婦人在當地哭泣,說她兒子乃白帝之子,被赤帝之子斬了。此事雖不可信,但代表了秦朝行將被漢朝所取代的象征意義,歷來被廣為傳播。
劉邦在山里為盜期間,天下正發生巨變。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振臂一呼,應者云集,以六國后人為主干的各路英豪紛紛起事。劉邦乘此時勢,率領在芒硝山中發展起來的隊伍,在沛縣吏蕭何、曹參策應下,攻入沛縣,殺死縣令,并被推舉為這支起義隊伍的首領。
劉邦因力量不足,暫投靠楚國貴族后裔項梁之下。公元前207年,各路英豪與秦軍在巨鹿決戰,項梁之侄項羽借其在此戰中的勇猛表現,擊敗了秦軍,同時確立了自己的起義領袖地位。而與此同時,劉邦乘機率先攻入咸陽,滅了秦朝。
項羽隨后也進入了關中,并發生了著名的“鴻門宴”故事,實力較弱的劉邦機智地逃過殺身之禍。但項羽違背了先入咸陽為秦王的盟約,只封劉邦為漢中王。項羽的天下因為分封不公很快又分崩離析,劉邦乘亂再率大軍進入中原逐鹿。
在與項羽的長期角逐中,劉邦在正面戰場上處于劣勢,在彭城和滎陽兩次敗績中均為僥幸逃脫,家眷也一度落于項羽之手。但劉邦在彭城之戰后聰明地避免與項羽主力會戰,以防御工事來與項羽對抗,利用項羽遠離后方,補給不足的劣勢逐漸消耗項羽的力量,同時以有效的封賞將韓信、彭越、英布等實力派將領拉攏到自己一方,終于在公元前202年,將項羽的軍隊合圍于垓下,在“四面楚歌”中,項羽走投無路而自殺,劉邦成為秦末歷時9年的大混戰中笑到最后的人,登上了皇帝寶座。
對于劉邦為何能得天下,在當時和后世都引起了很多探討,能用人、善于用人無疑是一大關鍵。韓信、陳平、彭越等人才原來都是項羽的手下,后來都為劉邦所用。劉邦不但靠這一點成功打天下,也靠這一點成功地鞏固了江山,留給后代以豐厚的遺產。
劉邦雖然稱為天下的共主,但群雄割據的局面并未消除。他參考了周、秦兩代的得失,確立了“郡國并行”的制度,分封當時已實際形成割據力量的韓信、彭越、張敖等為王,但同時派出郡守、縣令等地方行政官員,限制諸侯王的勢力。但劉邦仍不放心,他在位期間,鏟除異姓王成為政策的重點,韓信、彭越、英布、張敖等異姓王先后被以謀反罪名鏟除掉,而換上劉邦自己的子弟為王。到劉邦死前一年,除了僻處南陲的長沙王吳芮之外,異姓王已全部清除。劉邦遂集群臣殺白馬盟誓:“非劉氏為王者,天下共擊之。”事實證明,劉邦的整個策略是正確的,同姓王在英布等人叛亂時確實起到了拱衛中央政權的作用。而劉邦死后,漢朝便進入了長期和平的階段。至于同姓王為禍的問題,也在幾代人之后由劉邦的后人解決了。劉邦鏟除了部分功臣,這也在歷史上首開了開國皇帝鏟除功臣的先例。
匈奴在杰出首領冒頓的率領下,在秦末之際崛起為北方草原的一大強權。公元前200年,劉邦率大軍北擊匈奴,被圍困于白登山,后僥幸得以逃脫。此戰第一次使中央王朝認識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力量,劉邦因此采納了婁敬的建議,以“家人子”作為公主嫁給匈奴單于,首開“和親政策”的先河。
劉邦還采納了婁敬的建議,將首都定在長安。“秦中自古帝王州”,但周、秦定都長安,那是因為這里是他們的大本營,而漢定都長安,則主要出于劉邦本人的選擇。此外,還遷六國后裔及各地豪強十余萬人至關中,這一政策的作用不容低估,不但消除了六國舊貴族和關東豪強重新作亂的隱患,而且阻斷了各地貧富分化的自然進程,使漢初出現了“邑里無營利之家,野澤無兼并之民”的十分有利于自然經濟發展的局面。他這一政策,也為后繼者所沿襲。
劉邦原來不喜儒學,曾在儒冠上溺尿。但可能是陸賈的原因,使他認識到了儒學的巨大作用。公元前195年,劉邦在魯地以太牢祭孔子,成為歷史上第一個祭祀孔子的皇帝,也為漢朝后來的尊儒政策埋下伏筆。
劉邦時代為中國歷史巨變的標志是,首開了布衣將相之局。夏、商、周三代的王室和諸侯都是世襲的,各國官僚也以世襲貴族為主,戰國以后不斷有平民出身的大臣涌現,但像西漢立國時那樣,君臣將相均為平民出身則是前所未有的,而以前延續了數千年的世襲貴族則終于灰飛煙滅,不知所蹤矣。
劉邦在打天下和治天下的正確決策均出自于謀臣,但劉邦是這些決策的最后核定者。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王朝的開國之君,加上上述的諸多“第一”,劉邦的影響之排名在中國帝王中居前10,在世界帝王中居前60并不為過。
|
|
|
上述內容已注明媒體來源的,為本站編輯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明錯誤或者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進行處理。向原創致敬!!!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
|
|
歷史上的今天 |
|
今天是:2025年04月06日(星期日)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