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43年1月7日電氣之王尼古拉特斯拉逝世 |
歷史上的今天
欄目:重大事件
發布時間:2021-02-10 11:33
|
|
|
1943年1月7日發生的重大事件:
摘要:1943年1月7日(農歷1942年12月2日),美國著名發明家、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逝世。
電氣之王尼古拉特斯拉逝世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Tesla,1856年7月10日~1943年1月7日),塞爾維亞裔美籍發明家、物理學家、機械工程師、電氣工程師。他被認為是電力商業化的重要推動者,并因主持設計了現代交流電系統而最為人知。在邁克爾·…
|
1943年1月7日(農歷1942年12月2日),美國著名發明家、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逝世。
電氣之王尼古拉特斯拉逝世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年7月10日~1943年1月7日),塞爾維亞裔美籍發明家、物理學家、機械工程師、電氣工程師。他被認為是電力商業化的重要推動者,并因主持設計了現代交流電系統而最為人知。在邁克爾·法拉第發現的電磁場理論的基礎上,特斯拉在電磁場領域有著多項革命性的發明。他的多項相關專利以及電磁學的理論研究工作是現代的無線通信和無線電的基石。
他的成就與事跡被人為地打壓或隱瞞,導致絕大多數普通人沒有聽說過他。隨著人類對環境破壞加大,引發出對清潔能源與自由能源的渴求,特斯拉的名字再次浮出水面。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1856年7月10日,尼古拉·特斯拉出生在克羅地亞斯米灣村一個塞族家庭,父母都是塞爾維亞人,他是五個孩子中的老四。這個村莊位于奧匈帝國(今克羅地亞共和國)的利卡省戈斯皮奇附近。1862年時他的家庭移居到戈斯皮奇。
特斯拉少年時在在克羅地亞的卡爾洛瓦茨上學,并在1875年于奧地利的格拉茨理工大學學習物理學、數學和機械學。他在大學只上了一年的課,第二年軍事邊境局撤銷,他失去了助學金,因交不起學費被迫退學。特斯拉沒有畢業。1877年,特斯拉到布拉格學習了兩年,他一邊去大學里旁聽課程,一邊在圖書館學習。1879年,他試圖在馬里博爾找一份工作但沒有成功,之后返回布拉格繼續學業,待到24歲。
1882年秋,特斯拉到愛迪生電話公司巴黎分公司當工程師,并成功設計出第一臺感應電機模型。1884年,他前往美國,在愛迪生實驗室工作,從此留在美國并加入美國國籍。
1884年,特斯拉第一次踏上美國國土,來到了紐約,開始在愛迪生實驗室工作。除了前雇主查爾斯·巴切羅所寫的推薦信外,他幾乎是一無所有。這封信是寫給托馬斯·愛迪生的,信中提到:“我知道有兩個偉大的人,一個是你,另一個就是這個年輕人。”
愛迪生雇用了特斯拉,安排他在愛迪生機械公司工作。特斯拉開始為愛迪生進行簡單的電器設計,他進步很快,不久以后就可以解決公司一些非常難的問題了。特斯拉完全負責了愛迪生公司直流電機的重新設計。
中年生活
1886年特斯拉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公司負責安裝特斯拉設計的弧光照明系統,并且設計了發電機的電力系統整流器,該設計是特斯拉取得的第一個專利。1891年特斯拉取得了特斯拉線圈的專利。同年的7月31日,特斯拉成為美國公民。他告訴他的朋友們,他珍惜這個國籍勝過珍惜他的很多科學發明。1892年到1894年之間,特斯拉擔任美國電力工程師協會(IEEE的前身)的副主席。1893年,西屋公司競拍得在芝加哥舉行的哥倫比亞博覽會的用交流電照明的工程,這是在交流電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西屋公司和特斯拉希望借此機會向美國民眾展示交流電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贏得著名的19世紀80年代的“電流之戰”及在1894年成功進行短波無線通信試驗之后,特斯拉被認為是當時美國最偉大的電氣工程師之一。他的許多發現被認為是具有開創性的,是電機工程學的先驅。1891年,特斯拉在成功試驗了把電力以無線能量傳輸的形式送到了目標用電器之后,致力于商業化的洲際電力無線輸送, 并且以此設想建造了半成品——沃登克里弗塔。
晚年生活
20世紀30年代,接近生命的尾聲階段,特斯拉變得深居簡出,獨居于紐約市的一個旅館里,偶爾會向新聞界發表一些不同尋常的聲明。因舉止怪異,特斯拉被普遍認為是“瘋狂科學家”的原型。1943年1月7日,終生未娶的特斯拉在紐約人旅館因心臟衰竭逝世,享年86歲。
事件簡記
1856年——7月9日至10日之間的夜半時分,特斯拉出生于利卡省斯米灣的一個塞爾維亞家庭。
1875年——特斯拉在格拉茨理工大學學習物理學、數學和機械學,第二年因學費問題被迫退學。
1877~1880年——特斯拉在布拉格學習(未上大學)。
1879年——特斯拉的父親去世。
1881年——特斯拉進入匈牙利政府的中央電報局工作。
1882年——特斯拉在布達佩斯(匈牙利首都)一公園散步時發現了旋轉磁場。
秋天,特斯拉到愛迪生電話公司巴黎分公司任職。
1883年——特斯拉在斯特拉斯堡受雇于愛迪生歐洲大陸公司,制造了第一個感應電機模型。
1884年——特斯拉前往美國,開始在愛迪生實驗室工作。
1885年——特斯拉離開愛迪生。
1887年——4月,特斯拉電氣公司成立。
1888年——5月16日,特斯拉作了題為“交流電輸送和交流電機系統”的報告。
1890年——特斯拉公布了高頻電對生理影響的結果。特斯拉提出透熱療法。
1891年——7月31日,特斯拉成為美國公民。
1891年——特斯拉作了題為“極高頻率交流電實驗及其在人造無線發光中的應用”的報告,申請了“共振傳送器的星形振蕩器”的專利。
1892年——特斯拉來到倫敦,在皇家科學院作了題為“發光及其他高頻現象”的報告,在電氣工程師協會上作了“高壓高頻下的交流電實驗”的報告,并在巴黎作了同樣的報告。
特斯拉的母親去世。
1893年——春天,特斯拉利用圓錐形線圈制造出了100萬伏的高電壓。
5月,特斯拉在哥倫比亞博覽會上展示了交流電照明,成為”電流之戰“的最終贏家。
1895年——3月13日,特斯拉的位于紐約第五大道的實驗室毀于火災。
特斯拉獲得由黑山王子授予的雄鷹勛章和由美國電氣工程師協會授予的艾利略特·克森勛章。
1897年——特斯拉在無線電工程技術領域注冊了20項發明專利。
1898年——特斯拉注冊了無線控制技術(在紐約中央公園的湖里進行了遙控自動化小艇的實驗,取得極大成功)。
特斯拉利用一臺小型機電振蕩器制造了一次小型地震。冬天,特斯拉展出機器人自動船。
1899年——尼亞加拉水電站建成。
1899年~1900年——特斯拉在科羅拉多斯普林斯進行實驗,并成功制造出球狀閃電。
1899年——7月3日,特斯拉造成科羅拉多斯普林斯大停電。
1900年——特斯拉得到了1000英尺的強大放電,在全球范圍內首次達成人造閃電效應。
1901年~1905年——特斯拉在紐約附近的長島建造沃登克里弗塔。
1903年——7月的數個夜晚,特斯拉基于沃登克里弗塔制造幾百英里半徑范圍的人造閃電,點亮天空。
1906年——沃登克里弗塔停工。特斯拉發明無葉渦輪機。
1909年~1922年——特斯拉注冊了機械方面的專利(泵、流速計、無葉渦輪)。
1910年——特斯拉摯友馬克·吐溫去世。
1915年——諾貝爾獎基金會承認特斯拉和愛迪生曾是19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首選人物。
1917年——沃登克里弗塔轟塌。
特斯拉獲得由美國電氣工程師協會授予的愛迪生獎章。
1928年——特斯拉的空中運輸裝置的專利申請獲批。
1931年——特斯拉在75歲生日之際收到包括羅伯特·安德魯·密立根、阿瑟·H·康普頓、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威廉·亨利·布拉格等數位諾貝爾獎得主的賀信。
特斯拉提出兩項從自然界汲取能量的計劃:地熱蒸汽利用和海水發電。
1934年——特斯拉寫成詩作《奧林匹亞雜語片段》。
特斯拉獲得約翰·斯科特獎章。
1935年——特斯拉宣布,他的發明“死光”不是死亡射線,而是帶電粒子束。
1936年——特斯拉完成《引力的動態理論》。
1937年——特斯拉摯友霍布森和羅伯特·安德伍德·約翰遜相繼去世。特斯拉獲得南斯拉夫最高榮譽——白鷹大獎章,以及捷克的白獅大獎章和布拉格大學的榮譽學位。特斯拉獲得193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提名。
1942年——7月8日,特斯拉在紐約人旅館受到南斯拉夫國王彼得二世的拜訪。
1943年——1月7日晚,特斯拉在紐約人旅館因心臟衰竭逝世,享年86歲。
1月中旬,特斯拉的葬禮在紐約曼哈頓的圣約翰大教堂舉行。三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羅伯特·安德魯·密立根、康普頓和詹姆斯·弗朗克聯合發表頌詞,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總統夫人埃莉諾·羅斯福以及副總統亨利·A·華萊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9月,萬噸商船“尼古拉·特斯拉”號自由輪下水。美國最高法院撤銷馬可尼勝訴的原判,裁定特斯拉為無線電的發明者。
1956年——7月,特斯拉誕辰100周年紀念日之際,人們對特斯拉的認識和研究迎來一場國際性的復蘇。
1957年——特斯拉的骨灰被運回貝爾格萊德。
1960年——慕尼黑的國際電工委員會確定特斯拉為磁感應強度的國際科學單位。
1975年——特斯拉被正式引入美國國家發明家名人堂。
延伸閱讀:電氣之王 還原真實的尼古拉特斯拉
加載中
說到“特斯拉”,車迷朋友幾乎可以肯定首先想到的是埃隆穆斯克創建的“Tesla”電動汽車品牌,隨著Modle S在中國的大街小巷中亮相的頻率越來越高,這個名字肯定也會越來越深入人心。此外,SUV車型Modle X以及入門級Modle III車型將會在接下來幾年時間內上市,組成強勁的“SEX”系列,從而完成穆斯克預想中的性感銷售目標。埃隆穆斯克本人也成為了現實中的“鋼鐵俠”,成為偶像級人物,在老一代幫主喬布斯離去,群龍無首的局面下,他大有繼承衣缽的,一統江湖的趨勢。不過偶像心中也有偶像,穆斯克本人曾經也只是某人的粉絲之一而已,這個某人便是尼古拉特斯拉。
特斯拉的顛覆性意義隱藏在“特斯拉”這個名字里,它是為了紀念偉大的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此外,在深入了解尼古拉特斯拉的生平之后,有道理認為埃隆穆斯克除了想致敬這位科學之王,也有向世界宣告挑戰舊的汽車格局的含義。20世紀初,特斯拉發現了無線傳輸電能的理論,以空氣作為能量的導體,但理論卻超越了時代。他的理論與社會工業資本對立,將顛覆所有電力公司,受到愛迪生等大亨排擠,沒有得到實踐空間。電動汽車的命運也如此曲折:它的歷史比柴油機和汽油機還長,19世紀末創造了許多速度和距離的紀錄,技術和銷售量都曾領先于內燃機汽車。但在20世紀20年代,隨著得克薩斯、俄克拉荷馬、加州大油田的發現,內燃機車占據了歷史性優勢,而電動車一直沒解決的續航能力問題,在城際高速公路建成后凸顯出來,只好暫別歷史舞臺。
在加州重新點燃的現代電動車之火,不僅必須在技術上根本解決困難的電池續航問題,而且,它將顛覆世界傳統汽車工業建立的基礎:石油與內燃機。在近一個世紀的時間里,沒有挑戰者成功過:從普雷斯頓·塔克爾創立的TuckerSeda(1949年破產)到約翰·德洛里安創立的DMC-12(1982年破產),甚至是最近在通用EV1(上世紀90年代停產),無一不被斬戟鎩羽。尼古拉特斯拉也曾經想要推廣電動車,把他自己的1930年Pierce Arrow改裝成電動的,并開上路,但在燃油機大行其道的時代,他的前瞻性眼光沒能突破技術以及利益相關方的阻礙。
說到尼古拉特斯拉,許多資料以及類似野史的文獻中都有不少夸大其詞之處,感覺他如同神人一般,能夠通天徹地,知曉未來,比如在電影《致命魔術》中,他的發明就可以復制貓甚至是人,還可以進行遠程傳輸,完全顛覆我們的想象。應該說很多人對“尼古拉特斯拉”這個名字有印象是源于2009年夏天,隨著《科學超人尼古拉·特斯拉》一片的播出。這或許是國人對特斯拉生平了解最有印象的一次,只可惜,片中充斥著大量不科學的虛假內容,許多人對特斯拉產生的印象其實是錯誤的。必須得承認他肯定是偉大的,他的發現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指示了人類的發展前景,但個人覺得許多人對把他描述成一個悲劇英雄是帶有感情色彩的。今天我們來試著盡量客觀的還原他的一些生平,也試著管窺一番“特斯拉”汽車會如何從這位偉人身上汲取養分,從而讓我們這些凡人的生活受益。
1856年7月10日,尼古拉·特斯拉出生在克羅地亞斯米灣村一個塞族家庭,父母都是塞爾維亞人,他是五個孩子中的老四,有一個兄弟(Dane,在尼古拉五歲時死于騎馬意外)和三個姐妹。這個村莊位于奧地利帝國(今克羅地亞共和國)的利卡區戈斯皮奇附近。1862年時他的家庭移居到戈斯皮奇。尼古拉·特斯拉的父親名為米盧廷·特斯拉,是一位在斯雷姆斯基卡爾洛夫奇教區的塞爾維亞東正教教堂里的牧師。 其母親名為久卡(Duka)就是一位塞爾維亞東正教神父的女兒,并且非常擅長于制作家庭手工工具。她能背許多塞爾維亞史詩,但從未學過認字。他的教父,Jovan Drenovac,是保衛軍事邊疆的陸軍上尉。特斯拉為家中五個孩子之一。
由于家境貧寒,父親希望小尼古拉子承父業當一名神職人員,但小尼古拉卻對神靈無動于衷,立志當電氣工程師,并因此常常和父親發生沖突。十七歲前的特斯拉“中了邪”般地浸淫在發明創造的幻想里,腦袋里經常浮現出種種異常奇怪的現象。他后來常說,童年時代的幻覺使他痛苦不堪,腦海里常常出現強烈的閃光,這恐怕正是“天才發明家”的“天才”之處。
他后來曾回憶道:“忽然,我開始擺脫我所熟知的小天地的束縛,本能地開始我的思維旅行,看到了從未見過的新景象。剛開始,我只能看到一些模糊的無法辨認的影像,當我努力集中注意力在它們身上時,它們飛快地從眼前閃過。但是,漸漸地,我能把這些圖象固定下來,它們變得清晰可辨并最終呈現出真實事物的具體細節來。不久我就發現跟著自己的想象縱橫馳騁時最舒服不過了。于是我開始旅行——當然是在大腦里。每個晚上(有時甚至白天),當我獨自一人時,我就開始自己的旅程,看見不同的地方、城市、國家,有時定居下來,遇到不同的人,互相了解并交上了朋友。然而,令人無法置信的是,他們對我真誠而友好,就像在真實生活中一樣。他們所有人都生活悠閑,與世無爭。這樣一直持續到我十七歲時,從那時起我開始全身心地投入到發明創造中去。”,他同時還聲稱過:“我只不過是一個被賦予了運動、情感和思想的“宇宙力機器”。
特斯拉在克羅地亞的卡爾洛瓦茨上學,并在1875年奧地利的格拉茨科技大學修讀電機工程。至少有兩份資料說明他在格拉茨大學得到學士學位。然而他的學校卻宣稱他從來沒有獲得過學位,他在大學一年級只上了第一學期的課,并且在那期間已經不聽課了。另一些人稱他因交不起第一學期的學費而被迫退學了。據他大學室友所說,特斯拉沒有畢業。在1878年,他離開格拉茨并且與家里斷絕了所有的聯系,而去了斯洛文尼亞的馬里博爾,在那里他首次被聘為助理工程師持續了一年。在這期間他患上了神經衰弱。他的父親一直勸他回到布拉格大學的查爾斯-費迪南德大學分校,于是他于1880年到那里讀了夏季學期。然而當他父親死后,特斯拉僅僅只在那里讀完了一個學期,就離開了大學。
1883年,特斯拉進入斯特拉斯堡的愛迪生大陸公司,實現了自己當一名工程師的愿望,并成功設計出第一臺感應電機模型。1884年,特斯拉第一次踏上美國國土,來到了紐約。除了前雇主查爾斯·巴奇勒所寫的推薦函外,他幾乎是一無所有。這封信是寫給托馬斯·愛迪生的,信中提到:“我知道有兩個偉大的人,你是其中之一,另一個就是這個年輕人了。”愛迪生雇用了特斯拉,安排他在愛迪生機械公司工作。特斯拉開始為愛迪生進行簡單的電器設計,他進步很快,不久以后就可以解決了公司一些非常難的問題了。特斯拉完全負責了愛迪生公司直流電機的重新設計。
愛迪生發明直流電后,電器得到廣泛應用,而同時電費卻十分高昂,所以經營輸出直流電成為了當時最賺錢的生意。1884 年,特斯拉脫離愛迪生公司,遇上西屋公司負責人喬治威斯汀豪斯(George Westinghouse),并在其支持下于1888 年正式將交流電帶給當時代的社會。
1886年特斯拉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公司負責安裝特斯拉設計的弧光照明系統,并且設計了發電機的電力系統整流器,該設計是特斯拉取得的第一個專利。投資商不同意特斯拉關于交流電發電機的計劃,并且最終罷免了他的職務。在1886到1887期間,特斯拉在紐約做一個普通的勞動者, 既是為了糊口,也是為他的下一個工程計劃積累資金。在1887,他組裝了最早的無電刷交流電感應馬達(brushless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motor), 并在1888年為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作了演示。同年(1888),他發展了特斯拉線圈的原理,并且開始在西屋電器與制造公司(Westinghouse Electric & Manufacturing Company)位于匹茲堡的實驗室與喬治·威斯汀豪斯一起工作。威斯汀豪斯聽取了他的關于利用多相系統遠程傳輸交流電的想法。
1888年,當時眾多報章皆大肆報導:著名發明家愛迪生(Thomas Edison)宣稱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是科學界一大“異端”,他所發明的交流電(AC)直接影響人類的性命安全,并屢次展示狗和貓如何通過交流電后瞬間死亡(“電椅”死刑亦因此被啟發出來------據說愛迪生為了打擊交流電,買通美國某些州政府官員,把當地死刑由絞刑改為交流電電刑。可交流電電不死人,把犯人都電成半死)。另有一說是愛迪生雇傭小學生,抓貓狗來用特斯拉的交流電做實驗,把貓狗電死,來顯示特斯拉的交流電的危害,以打擊特斯拉交流電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1891年特斯拉取得了特斯拉線圈的專利。同年的7月30號,特斯拉成為美國公民,他告訴他的朋友們,他珍惜這個國籍勝過珍惜他的很多科學發明。1892年到1894年之間,特斯拉擔任美國電力工程師協會(IEEE的前身)的副主席。1893年,西屋公司競拍得在芝加哥舉行的哥倫布博覽會的用交流電照明的工程,這是在交流電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西屋公司和特斯拉希望借此機會向美國民眾展示交流電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 1893 年 1 月位于芝加哥的一次世界博覽會開幕禮中,特斯拉展示了交流電同時點亮了 90,000 盞燈泡的供電能力,震懾全場,因為直流電根本達不到這種效果。事后,特斯拉因此次展示取得了尼亞加拉水電站電力設計的承辦權。然而最終尼古拉特斯拉還是在科學界戰勝了愛迪生,在贏得著名的19世紀80年代的“電流之戰”及在1894年成功進行短波無線通信試驗之后,特斯拉被認為是當時美國最偉大的電機工程師之一。他的許多發現被認為是具有開創性的,是電機工程學的先驅。在美國電機工程史上,即便到了21世紀,特斯拉的名聲依然能媲美其他最為成功最偉大對人類貢獻最大的發明家、科學家。
從此交流電咸魚翻身,取代了直流電成為供電的主流。而特斯拉擁有著交流電的專利權,在當時每生產一匹交流電就必須向特斯拉繳納1美元的版稅。一年之內,他的現金就會超過世界首富。換言之,他堅持人人平等,世界大同。在強大的利益驅動下,當時一股財團勢力要挾特斯拉放棄此項專利權,并意圖獨占牟利。經過多番交涉后,特斯拉決定放棄交流電的專利權,條件是交流電的專利將永久公開。從此他便撕掉了交流電的專利,損失了收取版稅的權利。從此交流電再沒有專利,成為一樣免費的發明。
1891年,特斯拉在成功試驗了把電力以無線能量傳輸的形式送到了目標用電器之后,致力于商業化的洲際電力無線輸送, 并且以此設想建造了半成品——沃登克里弗塔。這也是很多人認為導致尼古拉特斯拉最終走向黯淡晚年的前因。1900年,特斯拉拿著150,000美金 (51%來自于J.P。摩根) 開始計劃建造沃登克里弗塔(又稱華登克里夫塔或華燈克里夫塔)。于1902年7月,特斯拉的研究從休士頓街移到了華登克里夫塔。此塔最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拆除而報廢。當時的報紙稱華登克里夫塔為“特斯拉的百萬大建筑”。這個計劃由于耗資太大,但卻一直沒能投入商業使用,投資人在多年等待無果之后終結了這個或許可以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研究項目。
在這個階段,他還談到用他的電路和單節點X射線產生設備在工作時的危害。在他許多調查這種現象的記錄中,他歸結了導致皮膚損傷的許多原因。他認為早期的皮膚損傷并不是X射線所引起的,而是臭氧的產生與皮膚接觸,和一些亞硝酸接觸所致。特斯拉錯誤地認為X射線是縱波。特斯拉完成了一些實驗,并先于倫琴證實了他的發現(包括拍攝他的手的X射線照片,之后他將照片寄給了倫琴),但沒有使他的發現眾所周知,他的大部分研究資料在1895年三月的第五大道一次實驗室大火中給燒毀了。我們在物理書上學的倫琴射線就源于此。
尼古拉·特斯拉一生獨立開發并取得專利七百種,合作開發達一千種以上,幫忙開發的更是數不清,卻分文未放入自己囊中。他一生的專利,以及科技成果帶來的金錢,除了用于設備或生活開銷,全部贊助給世界各國的貧苦政府,用以照顧老百姓。盡管他的晚年窮困潦倒,尼古拉·特斯拉堅持拒絕美國政府的挽留打算回南斯拉夫安度晚年。不久之后,美國政府動用國力,撥了天文數字的款項給予南斯拉夫及其他國家在經濟方面的支持,如此尼古拉·特斯拉才在美國住了下來。至今南斯拉夫和塞爾維亞的紙幣上仍然印有尼古拉·特斯拉的頭像。
無疑,特斯拉是一位偉大的發明家,他的許多發明改變和影響著這個世界。我們對他的生平事跡了解太少,這就更需要有能真實反映特斯拉其人其事的作品。雖然有太多的虛構成分充斥在互聯網上,比如比較普及的紀錄片《科學超人尼古拉·特斯拉》同樣提到過的“通古斯大爆炸”以及“死亡射線”等駭人聽聞的傳說,幾乎可以證實是后人杜撰的,特斯拉說到底也是人類,他曾說過:“我只是個平凡的人,沒有什么特殊的能力。宇宙中的任何一小部分都包含整個宇宙的所有信息,在其中藏著的某個神秘數據庫又保存著宇宙的總體信息,我只是很幸運地可以進入這個數據庫去獲取信息而已。”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尼古拉特斯拉最偉大的成就還是發明交流電及交流發電機,這個是毋庸置疑的,這或許也是埃隆穆斯克采用“特斯拉”來命名自己的汽車品牌的原因吧,想必他也希望通過電能來改變人類的出行方式。
20世紀30年代,接近生命的尾聲階段,特斯拉變得深居簡出,獨居于紐約市的一個旅館里,偶爾才會向新聞界發表一些不同尋常的聲明。因舉止怪異,特斯拉被普遍認為是“瘋狂科學家”的原型。1943年1月7日,終生未娶的特斯拉在紐約一家酒店因心臟衰竭逝世,享年87歲。從照片上看,我們可以發現尼古拉特斯拉長相俊美,加上他有2米左右的身高,身形偉岸,還是一名高智商的發明家,一生中有諸多優秀女子垂青與他,但他總覺得約會勢必占據掉太多研究時間,一直沒有與女性深入交流。
去世之后,特斯拉的成就慢慢被世人所忽視。但是在20世紀90年代,他的公眾名望出人意料地上演了王者歸來。在2005年,他被電視節目“最偉大的美國人”(美國在線和探索頻道共同開展)列為前100名,這張名單是由公眾投票產生諾貝爾物理學獎自創立開始的三十年里,尼古拉·特斯拉一個人就被評選出九次,與愛迪生一起二次,而他把這十一次的諾貝爾獎全部讓賢。拒絕1912年和愛迪生共享那次的理由是從好友馬克·吐溫那里學來的:“娶一個老婆如何能兩人共享,特別是與一位騙徒竊盜慣犯共享豈不危險?”。愛迪生后也放棄去參加諾貝爾獎的競選。所以尼古拉特斯拉雖然一次都未接受諾貝爾獎,但在他1931年75歲生日的時候,收到八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感謝函。 1943年他的葬禮時,有三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代表諾貝爾團隊致詞。這足以體現出他在科學界的地位。
總之,特斯拉一生發明無數,最華彩的樂章是交流輸電系統和無線電的發明,由他設計完成的尼亞加拉水電站帶領美國進入了真正的電氣時代。不僅如此,他也拍攝了世界第一張X射線照片,發明了第一臺無線控機器、發動機火花塞、霓虹燈等等。同時他還預言:未來人類將用天線接收太陽能,通過電能控制天氣變化,所有國家都將納入全球廣播系統(有人說這是互聯網模型)。雖然特斯拉成就非凡,他最終的夢想——全球無線電能傳輸卻遭到了失敗,導致他晚年的落魄,留下了無盡的傳說,盡管其中有無數傳說是杜撰的,但拋開這些演異之外,他仍然是科學之王。
|
|
|
上述內容已注明媒體來源的,為本站編輯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明錯誤或者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進行處理。向原創致敬!!!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
|
|
歷史上的今天 |
|
今天是:2025年04月06日(星期日)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