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35年6月16日兩河口會議未能解決張國燾與中央的分歧 |
歷史上的今天
欄目:重大事件
發布時間:2021-06-15 20:23
|
|
|
1935年6月16日發生的重大事件:
摘要:1935年6月16日(農歷五月十六),兩河口會議未能解決張國燾與中央的分歧。
1935年6月16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洛甫致電張國燾等:今后我一、四方面軍總的方針應是占領川、陜、甘三省,建立三省蘇維埃政權。以懋功為中心的地區,大渡河西岸乃至西康,條件太差,“主力出此似非長策”。
17日,張國燾復電中共中央,不同意中央提出的“占領川、陜、甘三省…
|
1935年6月16日(農歷五月十六),兩河口會議未能解決張國燾與中央的分歧。
1935年6月16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洛甫致電張國燾等:今后我一、四方面軍總的方針應是占領川、陜、甘三省,建立三省蘇維埃政權。以懋功為中心的地區,大渡河西岸乃至西康,條件太差,“主力出此似非長策”。
17日,張國燾復電中共中央,不同意中央提出的“占領川、陜、甘三省”的方針,提出紅軍北上西進“占領青海、新疆”或“暫時向南攻”的主張。
20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洛甫致電張國燾,再次提出北上,“較西移作戰為有利”,并望張國燾,“立即趕來懋功,以便商決一切”。
6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懋功縣北部的兩河口召開會議,討論紅一、紅四方面軍會合后的戰略方針問題。會上,周恩來報告:部隊向東向南都不可能,應到川、陜、甘建立根據地。毛澤東、朱德、彭德懷、博古、王稼祥、劉伯承、洛甫、張國燾均表示同意,28日,會議通過《關于一、四方面軍會合后戰略方針的決定》。決定明確指出:“我們的戰略方針是集中主力向北進攻,在運動戰中大量消滅敵人,首先取得甘肅南部,以創造川陜甘蘇區根據地。”并強調:“為了實現這一戰略方針,必須堅決反對避免戰爭退卻逃跑以及保守偷安停止不動的傾向,這些右傾機會主義的動搖是目前創造新蘇區的斗爭中的主要危險。”
6月29日,中革軍委根據兩河口會議決定的精神,制定《松潘戰役計劃》,決定利用蔣介石嫡系胡宗南部初到松潘,碉堡未建成的時機,用紅軍兩個方面軍的優勢兵力,消滅松潘地區的胡宗南部,并控制松潘以北以及東北各道路,以利北向作戰和發展。
張國燾返回紅四方面軍總部駐地雜谷腦后,又不同意北上,并以“統一指揮的組織問題”未解決為理由,按兵不動,致使“松潘戰役計劃”未能實行。
|
|
|
上述內容已注明媒體來源的,為本站編輯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明錯誤或者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進行處理。向原創致敬!!!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
|
|
歷史上的今天 |
|
今天是:2025年04月07日(星期一)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