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898年6月17日張太雷同志誕辰 |
歷史上的今天
欄目:重大事件
發布時間:2021-06-16 18:15
|
|
|
1898年6月17日發生的重大事件:
摘要:1898年6月17日(農歷四月廿九),張太雷同志誕辰。
1898年6月17日,張太雷生于常州西門外西倉街薛天興皮行后外祖父薛錦元家。這是童年的張太雷在外祖父懷中留。
張太雷生于1898年6月17日,他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創始人之一和青年運動的卓越領導人,是廣州起義的主要領導人。他壯烈犧牲在廣州起義戰場上時,年僅…
|
1898年6月17日(農歷四月廿九),張太雷同志誕辰。
1898年6月17日,張太雷生于常州西門外西倉街薛天興皮行后外祖父薛錦元家。這是童年的張太雷在外祖父懷中留。
張太雷生于1898年6月17日,他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創始人之一和青年運動的卓越領導人,是廣州起義的主要領導人。他壯烈犧牲在廣州起義戰場上時,年僅29歲。
1998年6月16日,紀念張太雷同志誕辰100周年座談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胡錦濤出席會議。
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書記處書記曾慶紅在座談會上講話。他說,張太雷同志出生在中華民族遭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雙重壓迫而處于內憂外患、災難深重的年代。五四運動爆發后,張太雷同志在經歷這場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斗爭洗禮的同時,參加了革命先驅李大釗發起的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并協助李大釗為建立中國共產黨做了大量工作。1920年4月,共產國際代表來華,張太雷同志作為英文翻譯,參加了北京和上海的建黨活動,并成為中國共產黨最早的黨員之一。中國共產黨建立后,張太雷同志一直擔負黨的重要工作。他曾經出席黨的第二至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是中國共產黨第四屆中央候補委員,第五屆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在此期間,張太雷同志參與了中國共產黨的重大決策活動,以共產主義者的遠見卓識,審時度勢,多次提出正確的主張。在工作實踐中,他以高度的原則性和策略的靈活性,克服種種困難,使黨的正確方針政策得以貫徹和實施。張太雷同志為中國共產黨的發展與壯大,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勛。
曾慶紅指出,張太雷同志的革命生涯主要是在黨的創建時期和大革命時期渡過的。這個時期,共產黨尚處于幼年,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也處于剛剛興起的階段,如何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是一項缺乏現成經驗的艱巨工程,需要在斗爭中不斷積累經驗。張太雷同志緊密結合革命斗爭實踐,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較早地對中國國情和中國革命的性質、任務作出了比較符合實際的闡述和分析。
他的一系列觀點和主張,對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和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制定同國民黨建立統一戰線的方針,起到了重要的奠定思想基礎的作用。在大革命高潮醞釀和形成時期,張太雷同志積極投身于建立和發展革命統一戰線工作,表現出卓越的政治協調能力,為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實現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第一次國共合作實現后,隨著革命高潮的到來,面對國民黨右派破壞統一戰線、分裂革命隊伍的行徑,張太雷同志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他在與國民黨右派的分裂活動進行不妥協斗爭的同時,提醒黨內同志要警惕革命陣營發生破裂的危險,要注意革命武裝和革命領導權問題。大革命失敗后,在中國革命危急關頭,張太雷同志受命擔任臨時中央政治局常委,與周恩來等同志一道,毅然擔負起挽救革命的重任,領導全黨用武裝斗爭反抗國民黨反動派。黨的“八七”會議之后,他主動請求去廣東工作,承擔傳達貫徹“八七”會議精神、組織領導廣東地區武裝起義的重任,勇敢地走上了開展武裝斗爭的最前線。張太雷同志對中華民族解放事業的高度責任感、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旺盛的革命斗志和英勇獻身的精神,是我們每個共產黨員都應努力學習和發揚的。
曾慶紅說,在張太雷同志的革命生涯中,從事黨的宣傳工作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他十分注意做喚起民眾的工作,利用一切機會,給黨員、青年學生、工農群眾作報告、講課和作演說,撰寫大批文稿在報刊發表,以其卓越的演講才能和犀利的筆觸,宣傳革命理論,揭露敵人的罪惡,教育和鼓勵廣大民眾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洪流中去。我們今天紀念張太雷同志,就是要向張太雷同志學習,主動自覺地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宣傳黨的基本路線,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始終不渝地用鄧小平理論教育干部和群眾,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曾慶紅說,在張太雷同志的革命生涯中,從事黨的青年工作也是重要的內容。從1920年夏天開始,他直接參加了中國青年團組織的創建活動。1922年他籌備并主持召開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并在會議上當選為團的第一屆中央執行委員。從1924年下半年開始,他主持團中央的工作,并于1925年1月開始首任改名后的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三屆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張太雷同志還多次作為中國青年團的使者,參加青年共產國際的工作和活動,忠實地、創造性地履行了自己的職責,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做出了寶貴的貢獻,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彌足珍貴的著述。他在青年工作方面的業績和思想將永遠鼓舞和激勵當代青年工作者在中國跨世紀的宏偉事業中,譜寫新的篇章。
曾慶紅指出,張太雷同志離開我們已經70余年了,但是他閃光的業績和崇高的精神卻像一座豐碑,永遠矗立在中國人民心中。我們今天緬懷他,就是要學習他堅定的革命信念、崇高的革命品格和大無畏的獻身精神,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努力奮斗。
1911年7月,張太雷考進常州府中學堂。
1921年12月4日,受國民黨邀請,馬林、張太雷到達桂林,停留約二周,與孫中山會談三次,討論了國民黨與蘇俄。
1918年夏,張太雷回常州與陸靜華結婚,生有二女一子。
在五中運動中,張太雷積極投入,英勇地站在斗爭第一線,成為天津市愛國運動的主要骨干之一。
|
|
|
上述內容已注明媒體來源的,為本站編輯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明錯誤或者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進行處理。向原創致敬!!!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
|
|
歷史上的今天 |
|
今天是:2025年04月06日(星期日)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