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862年1月2日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理唐紹儀誕生 |
歷史上的今天
欄目:重大事件
發布時間:2021-02-08 08:38
|
|
|
1862年1月2日發生的重大事件:
摘要:1862年1月2日(農歷1861年12月3日),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理唐紹儀誕生。
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理唐紹儀誕生
唐紹儀
唐紹儀,又名唐紹怡,字少川,生于1862年1月2日,廣東省珠海市唐家鎮唐家村人。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外交家。唐紹儀自幼到上海讀書,1874年官派留學美國,經中學升至哥倫比亞大學文科。
1881年唐紹儀歸國后,被派…
|
1862年1月2日(農歷1861年12月3日),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理唐紹儀誕生。
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理唐紹儀誕生
唐紹儀
唐紹儀,又名唐紹怡,字少川,生于1862年1月2日,廣東省珠海市唐家鎮唐家村人。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外交家。唐紹儀自幼到上海讀書,1874年官派留學美國,經中學升至哥倫比亞大學文科。
1881年唐紹儀歸國后,被派往天津的洋務學堂讀書。1896年10月任清朝政府駐朝鮮總領事。
1904年,清朝政府任唐紹儀為全權議約大臣,赴印度與英國代表談判有關西藏問題。唐紹儀堅持民族立場,運用靈活的外交手段,力主推翻英國與西藏地方政府簽訂的所謂《拉薩條約》,挫敗了英國妄圖將西藏從中國領土中分割出去的陰謀。1906年4月,中英簽訂《續訂印藏條約》,雖然英國取得從印度架設電線通往西藏已開商埠的特權,但也不得不承認中國對西藏的領土主權。
武昌起義爆發后,清廷起用袁世凱為總理大臣。唐紹儀聘任袁內閣的全權代表,赴上海與南方民軍總代表伍廷芳談判議和。
民國初年,他由黃興、蔡元培介紹,并由孫中山監誓,加入了同盟會,。當醞釀新政府總理人選時,唐得到革命人和袁世凱的推選及任命,成為中華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唐紹儀于1912年3月25日到南京內閣,4月遷往北京。唐出任總理之初,本抱有極大的政治抱負。他挑選宋教仁、蔡元培、陳其美等同盟會骨干成員入閣、擔任農林、教育、工商總長,使同盟會會員在政府中占據多數,被稱為“同盟會中心內閣”。唐紹儀勤于公務,注重辦事效率,使政府呈現一派新氣象。袁世凱習性大權獨攬,對唐紹儀推行責任內閣制,兩人的裂痕加深。遂于1912年6月15日憤而提出辭呈,時任總理不足3個月。
“五四”運動時期,唐紹儀表現出愛國熱情,通電北洋軍閥政府表示支持愛國學生。他去電巴黎,要求出席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他的女婿顧維鈞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1931年3月16日,唐兼任中山縣縣長,集中精力實施建設模范縣的計劃。該計劃包括基本建設、發展實業、加強農漁業和鄉村建設、引進外資和發展教育諸方面,而以開辟唐家無稅商港為重點。任上比較注意為政清廉,革除官吏衙門陋習,并微服察訪,及時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有“布衣縣長”之稱。但唐紹儀遭到廣東軍閥陳濟棠的排擠,1934年10月,陳濟棠通過親信在中山唆使縣兵以索餉為名發動嘩變,包圍唐紹儀的寓所,逼其去職。
抗日戰爭爆發后,唐紹儀發表了支持抗戰的言論,日本特務頭子土肥原組織了一個對華特別委員會,負責做唐紹儀、吳佩孚的工作。1938年9月28日上午,土肥原在唐紹儀女婿岑德廣的帶領下,赴唐宅長談,潛伏于上海的國民黨軍統特務偵知此事后,奉命于9月30日將唐刺殺。國史館撰寫的《唐紹儀傳》,稱唐晚年被日本人拉攏,要其充當傀儡,“終不肯出”。
|
|
|
上述內容已注明媒體來源的,為本站編輯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明錯誤或者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進行處理。向原創致敬!!!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
|
|
歷史上的今天 |
|
今天是:2025年04月05日(星期六)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