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4年2月22日五斗米道的創始人“張天師”出生 |
歷史上的今天
欄目:重大事件
發布時間:2021-02-18 18:27
|
|
|
34年2月22日發生的重大事件:
摘要:34年2月22日(農歷34年1月15日),道教祖天師張道陵誕辰。
五斗米道的創始人“張天師”出生
張道陵,建武十年正月十五夜(34年2月22日),生于吳之天目山,字輔漢,東漢人。是道教的創始者,是五斗米道的創始人。道教徒稱他為張道陵,張天師,祖天師,正一真人。
相傳張道陵以虎為座騎,在某些道教流派中,張道陵與葛玄、許遜、薩守堅共為四大天師。…
|
34年2月22日(農歷34年1月15日),道教祖天師張道陵誕辰。
五斗米道的創始人“張天師”出生
張道陵,建武十年正月十五夜(34年2月22日),生于吳之天目山,字輔漢,東漢人。是道教的創始者,是五斗米道的創始人。道教徒稱他為張道陵,張天師,祖天師,正一真人。
相傳張道陵以虎為座騎,在某些道教流派中,張道陵與葛玄、許遜、薩守堅共為四大天師。
張道陵祖籍江蘇豐縣,出生于古豐縣城西南邀帝城附近的古村落盤庚村(阿房村)(今江蘇豐縣費樓村),相傳為張良后人。東漢漢光武帝建武十年正月十五夜生。少年時就精通《道德經》,曾經在太學學習。漢明帝時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任巴郡江州(今重慶市)令。后來隱居洛陽北邙山,學習長生之道,朝廷征為博士,但是稱病不去。漢和帝時又征為太傅,三詔不就。漢順帝時在鶴鳴山創建五斗米道,自稱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為天師”,“為三天法師正一真人”,并造道書24篇。漢桓帝時在青城山逝世,相傳年123歲,道教稱為“祖天師”,泰玄上相,降魔護道天尊。
另外據傳《老子想爾注》即張道陵所作。其弟子有300多人,并設立二十四治,為后來五斗米道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從張道陵這一脈傳承下來的天師道,正是以符箓見長,故世稱符箓派,也叫正一派?!罢弧本褪翘珮O虛道的別稱,同時也含正宗、正統、規整的意思。
修道與降魔利民
張道陵先退隱北邙山修道,后得黃帝九鼎丹經,修煉于繁陽山,丹成服之,得分形散影之妙,通神變化,坐在立亡,每泛池中,誦經堂上,隱幾對客,杖藜行吟,一時并赴,人皆莫測其靈異也。后于萬山石室中,得隱書秘文及制命山岳眾神之術,行之有驗。聞蜀民樸素純厚,易于教化,且多名山,乃將弟子入蜀,于鶴鳴山隱居修道。既遇老君,遂于隱居之所備藥物,依法修煉,三年丹成,未敢服餌,謂弟子曰,神丹已成,然未有大功于世,須為國家除害興利,以濟民庶,然后服丹即輕舉,臣事三境,庶無愧焉。老君尋遣清和玉女,教以吐納清和之法,修行千日,能內見五臟,外集外神。六天妖魔,盡被降伏。先時蜀中魔鬼數萬,白晝為市,擅行疫癘,生民久蒙其害,自六天大魔被降之后,張道陵斥其鬼眾,散處西北不毛之地,與之為誓曰,人主于晝,鬼行于夜,陰陽分別,各有司存,違者正一有法,必加誅戳。于是幽冥異域,人鬼殊途,大利蜀民。功成蒙太上冊封正一天師。
得道成仙
永壽元年正月,據說太上與眾真復降,為張道陵說:“北斗延生真經”及“三八謝罪法殲”。永壽二年春,會三界萬神于青城山黃帝壇下,盟五岳四瀆,立二十四治,福庭鬼獄。定三十會真壇與六十通真靖,七十二福地,命人處明陽、鬼處幽陰,各治設祭酒與男官、婦官,以贊玄化。其時,道教始有正規教團組織。 張道陵率弟子復游各地,斬妖巷孽、奪鹽池,建功立德,造福蜀民。據稱,功成后蒙太上老君冊封為正一天師。
永壽二年
九月九日
至云合山,見絕巖下桃熟,命王、趙二弟子投身取之,遂亦下傳其真道。后以余余丹及印、劍、都功符錄。授子衡曰:“吾遇太上親傳至道,此文總領三萬都功,正一樞要,世世一子紹吾之位,非吾宗親子孫不得傳。”是日,以丹分付弟子王長、趙升,于云臺峰與夫人雍氏乘云上升,在人間123歲,女兒文姬、文光、賢姬、芳芝皆得道上升。
張道陵因在蜀漢之境設二十四治,為布化行道的機構,凡入道者交五米為信,后人因稱其教為“五斗米道”。因張陵為該教第一代天師,故教徒尊稱“祖天師”。人們又稱其教為“天師道”。張天師尊老子為教祖,奉《老子五千文》為最高經典,并自撰《老子想爾注》發揮老子的道家思想。以“道”為最高信仰,將“道”和老子相提并論,宣稱即是“一”,“二散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
|
|
|
上述內容已注明媒體來源的,為本站編輯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明錯誤或者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進行處理。向原創致敬?。?!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
|
|
歷史上的今天 |
|
今天是:2025年04月05日(星期六)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