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897年3月5日蔣介石夫人宋美齡出生 |
歷史上的今天
欄目:重大事件
發布時間:2021-02-20 17:21
|
|
|
1897年3月5日發生的重大事件:
摘要:1897年3月5日(農歷1897年2月3日),蔣介石夫人宋美齡出生
宋美齡(1898年3月4日—2003年10月24日;另有報道說是1897年出生),海南文昌人,中國近現代史上有影響的知名人士,曾致力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反對國家分裂,期盼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中華民族興盛。
宋美齡除了擁有杰出的英語功底外,還會說六國語言,在國畫方面的造詣也是相當可觀…
|
1897年3月5日(農歷1897年2月3日),蔣介石夫人宋美齡出生
宋美齡(1898年3月4日—2003年10月24日;另有報道說是1897年出生),海南文昌人,中國近現代史上有影響的知名人士,曾致力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反對國家分裂,期盼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中華民族興盛。
宋美齡除了擁有杰出的英語功底外,還會說六國語言,在國畫方面的造詣也是相當可觀,并且還寫得一手好字。據說,宋美齡的鋼琴也是演奏的相當不錯的,所以宋美齡是一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人,是蔣介石的外交助手。
宋美齡與宋藹齡、宋慶齡并稱為宋氏三姐妹,父親為富商宋嘉澍。憑借孔、宋家族的強力支援與美國留學背景,活躍于政治、外交等領域,對近代中國歷史與中美關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宋美齡晚年長期定居美國,于北京時間2003年10月24日在美國紐約逝世,享年106歲。
宋美齡逝世后,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給宋美齡親屬發唁電,對宋美齡女士逝世表示深切哀悼。賈慶林并發表談話說,宋美齡女士是中國近現代史上有影響的知名人士,她曾致力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反對國家分裂,期盼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中華民族興盛。
《人物生平》
早期生活
幼年在家學英文。1910年(也有說是1907年),宋美齡跟隨赴美留學的二姐宋慶齡到了美國,后就讀于威斯里安女子學院。此時,宋美齡在思想、舉止和談吐上已全盤西化。
1917年8月,宋美齡從美國回到上海,她決心要掌握流利的漢語,精通祖國的古典文學,于是請了一位私塾先生。這對她后來寫一些文字稿和公開的演講稿都起了很大作用。由于社交能力強,宋美齡很快成為上海名流圈中男士追求的目標。
1922年12月的一天,宋美齡的哥哥宋子文在上海莫里哀路孫中山寓所舉辦了一個別開生面的晚會,蔣介石也應邀參加。就是在這次晚會上,蔣介石第一次見到了年輕漂亮、氣質出眾的宋美齡,決心不惜一切代價娶她為妻,但遭到宋慶齡的堅決反對。
求職生涯
宋美齡于1917年8月回到上海,渴望到社會上供職但父宋嘉樹堅決反對。直到1918年宋嘉樹病逝,宋美齡才在二姐宋慶齡的幫助下,開始了第一份工作——到上?;浇膛嗄陼斢⒄Z教師。每周兩天到基督教女青年會講英語課,同時還參加一些由基督教女青年會組織的其他社交活動。
宋美齡在基督教女青年會講課很優秀。當年宋美齡在威斯里安女子學院讀書時,就經常當眾朗讀英文課文,所以宋美齡當教員并不怯場。當時前來青年會聽課的都是上海婦女界有名的大家閨秀,還有一些高官的女兒或夫人。
一位在青年會聽過宋美齡講課的高官夫人,向上海市社會局推薦。于是,社會局派官員考察,官員告訴宋美齡:中國電影在上海成立了電影審查委員會,將來會是政府的一個組成部門。1919年3月,宋美齡進入這個全國電影審查委員會供職。
就在宋美齡供職電影審查委員會半年后,上海市參議會內的一批同盟會友人,開始注意和了解宋美齡的情況,極力主張聘請宋美齡來上海市參議會任職。他們認為宋來會供職至少有兩個益處:一是宋美齡的到來可以密切與已經前往廣州的孫中山的聯系;二是當時上海像宋美齡這樣優秀的英語翻譯人才確為罕見。
消息傳到宋美齡耳朵里,宋美齡極為反感??墒?,宋家人卻不贊成宋美齡的主意,表現較為明顯的是她的大姐宋靄齡。宋靄齡是力主宋美齡進入政界的主要力量。宋靄齡認為三妹進入上海參議會可能改變將來的命運。宋美齡對此盛情難卻。最后,宋美齡同意辭去電影審查委員會專職譯員的工作,進了上海參議會。1919年秋天,宋美齡正式出任由該會主辦的上海兒童勞工工作委員會的執行秘書。
可是1920年的夏天,不知何原因,宋美齡忽然又辭去了包括上海參議會兒童勞工秘書在內的所有職業,一個人只身悄然前行廣州。在那里,宋美齡見到了后來改變她一生命運的蔣介石。
國民時期
1927年3月蔣介石率北伐軍殺進上海后對宋美齡窮追不舍,惟一持贊成意見的大姐宋靄齡抓住小妹愛虛榮的心理,歷數嫁給蔣介石的好處。在姐姐的勸說下,她終于下定決心,于1927年12月1日與蔣介石結婚,先循基督教儀式,在宋宅由余日章博士主持成婚,次日在上海大華飯店,由蔡元培證婚。
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一夫人”后,宋美齡憑借著自己的才華和美貌,跟隨蔣介石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參與了一系列活動,并長期扮演重要角色。
1936年,宋美齡出任航空委員會秘書長,為了組建空軍,她在向外國采購飛機、聘請外國顧問等問題上,發揮了自己的外交才能。此外,她還把許多時間花在有關航空理論和飛機設計的學習上。
1936年,宋美齡加緊擴充空軍;西安事變爆發,營救蔣介石。
1937年春,蔣介石授權宋美齡掌握空軍;宋美齡邀請美國陳納德將軍到中國當空軍顧問,并組建了“飛虎隊”。在陳納德的幫助下,宋美齡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掌握了空軍內部領導權。并且成為名義上中國空軍的總司令。由此,也被名為“中國空軍之母”。與蔣介石同時膺選《時代》周刊的年度風云人物。
1938年,宋美齡的《戰爭與和平通訊》出版;組織婦女工廠和戰時學校,以“新生活運動促進總會婦女工作指導委員會”為全國婦運最高指導機關,在八年抗戰中發揮了極大的勸募慰勞工作;擔任中國對外宣傳的總傳播員。
1942年,秘密離開重慶,飛往紐約治病,訪問母校衛斯理學院;暗中謀求美國援助。
1943年,在美國國會的兩院聯席會議上發表演說;3月,同羅斯福總統會晤,并一起舉行記者招待會;4月,前往加拿大演講,呼吁美國把對歐洲的考慮轉向亞洲;5月,回國陪蔣介石參加四巨頭會議,并為蔣介石擔任翻譯。
1944年,離開中國前往巴西作客,轉移資金,在圣保羅購買了一些財產;9月,前往紐約,治療嚴重神經衰弱癥。1946年,內戰全面爆發,和陳納德組建民用運輸航空公司;9月,卷入黃金投機生意。
1948年,杜魯門當選美國總統,大量壓縮援華款項;11月她再次飛往華盛頓謀求美援,受到大陸情勢逆轉;杜魯門挖苦她“到美國來是為了再得到一些施舍”。
1949年,蔣介石辭去總統職務,夫婦倆前往溪口;四月會見江防總司令湯恩伯,并透過青幫暗中轉移黃金、白銀和文物;五月乘炮艇前往臺灣。
解放時期
1950年4月,宋美齡在臺灣成立了以她為核心的“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簡稱“婦聯會”。以此為開頭,和她關系密切的部門又增加了好幾個。這些機關圍繞在她身邊,使宋美齡的權力越來越大。
與此同時,宋美齡也念念不忘搞“外交”。1950年8月,她和一些美國朋友以及親臺人士組織了所謂的“院外援華集團”;1952年8月,她又飛往華盛頓,一直呆到次年3月。在此期間,她在美國組建了“中國游說團”,又稱“百萬人委員會”,其宗旨就是阻撓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返聯合國。1954年,宋美齡再次飛到美國,并逗留了6個月,極力煽動美國阻止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進入20世紀60年代,宋美齡對“外交”的熱情依然不減。1965年,她和蔣經國訪美,希望美國支持“反攻大陸”。到了20世紀70年代初,臺灣在聯合國的席位岌岌可危。美國勸臺灣當局接受“兩個中國”的安排。當時的情況是:盡管多數聯合國成員國認為應該接納中華人民共和國,但有些國家也不愿將臺灣當局驅逐出去。這一方案得到臺灣“外交部”的完全贊同,不料,該建議在臺灣當局最高層會議上提出時,一向被視為親美派的宋美齡第一個站出來反對,她嚴正地說:“寧為玉碎,不為瓦全?!?br />
宋美齡堅決反對,夫人派群起附和,坐在主席臺上的蔣介石則一直保持沉默,表情很是蒼涼。臺灣人將這件事稱為“蔣夫人一言定江山”。宋美齡反對“兩個中國”和“一中一臺”。
1972年宋美齡投資五百萬元開發新墨西哥州的天然氣,為菲利浦斯石油公司的合伙人。1973年投資創辦休斯敦石油公司及天然氣公司。1974年擔任“援助反共中國保衛美國委員會”董事。組建夏延石油公司、西部石油開發公司。
晚年處境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在臺北病死。此時,臺灣的政治氣氛和以前大不相同,雖然宋美齡在對美“外交”上仍然說了算,但其政治權力已逐漸削弱。蔣介石剛去世,孔祥熙的長子孔令侃就匆匆從美國趕回臺灣,打算與“夫人派”官員一起擁立宋美齡繼任國民黨總裁,但遭到國民黨中央秘書長張寶樹的強烈反對。4月28日,即蔣介石死后23天,國民黨全體中央委員舉行臨時會議,修改黨章,規定國民黨最高領導人的稱謂改為“主席”,黨總裁的名義永遠為蔣介石保留,他人不得再用。會議推舉蔣經國擔任國民黨主席兼中常委會主席。宋美齡的地位頓時變得尷尬起來,于是她遠走他鄉,赴美隱居。
1975年9月,宋美齡到達美國后住進紐約長島蝗蟲谷。這座古老的住宅是宋美齡和大姐夫孔祥熙于20世紀50年代合買的??途用绹?,她的生活十分恬淡,有時驅車到曼哈頓參觀畫廊和藝術館,有時就畫畫或寫毛筆字。不過,她創作完成的作品決不出售,也不會拿出來贈送親朋好友,畫完后就交給侍衛保管起來。
1981年,宋美齡的二姐宋慶齡病危,中國政府邀請她回國探親,遭到拒絕。結果宋慶齡臨終前也沒能與親妹妹見上一面。
客居美國11年后,1986年,宋美齡以參加蔣介石百年冥壽紀念活動的名義返回臺灣,重新住進士林官邸,這一住就是5年。
移居美國后,宗教信仰成了宋美齡生活的重心,也是她的精神支柱。蔣宋兩家的親友大多數都住在美國,每逢重大節日或宋美齡的生日,大家就共聚一堂,和她一起歡度。這給了宋美齡莫大的安慰,也使她孀居寂寞的生活有了一絲暖意。
1994年9月,宋美齡悄然回臺灣探望病危的外甥女孔令偉。不過,她此次只逗留了10天,媒體稱她“來也無言,去也無言”。1995年7月26日,宋美齡以近百歲高齡,應美國國會之邀從紐約飛抵華盛頓,出席為慶祝二戰結束50周年而特意為她舉辦的酒會。宋美齡從走下專機的那一刻起,就顯示了過人的體力,在平地上她不坐輪椅,坐著接受中外人士致意時,也頻頻起身答謝。當日下午5時,宋美齡在眾人扶持下步入會場,發表了演講,受到熱烈歡迎。一位美聯社資深記者說:“我覺得她的腔調和咬字比撒切爾夫人還要好?!?br />
1997年宋美齡歡度百歲壽誕。2001年好友陳立夫、張學良先后去世。臺灣政黨輪替后,首次接受民進黨領導人致敬104歲祝壽賀禮。2002年歡度105歲生日。2003年慶祝106歲誕辰,2003年10月24日宋美齡于美國東岸時間23日11時多在美國寓所逝世。
|
|
|
上述內容已注明媒體來源的,為本站編輯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明錯誤或者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進行處理。向原創致敬!??!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
|
|
歷史上的今天 |
|
今天是:2025年04月05日(星期六)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