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714年3月8日德國作曲家、管風琴家卡爾菲利普·埃馬努埃爾·巴赫出生 |
歷史上的今天
欄目:重大事件
發布時間:2021-02-21 18:44
|
|
|
1714年3月8日發生的重大事件:
摘要:1714年3月8日(農歷1714年1月23日),德國作曲家、管風琴家卡爾菲利普·埃馬努埃爾·巴赫出生。
德國作曲家、管風琴家卡爾菲利普·埃馬努埃爾·巴赫出生
卡爾菲利普·埃馬努埃爾·巴赫
卡爾·菲利普·埃馬努埃爾·巴赫,CarlPhilippEmanuelBach,德國作曲家,羽管鍵琴家。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第3子…
|
1714年3月8日(農歷1714年1月23日),德國作曲家、管風琴家卡爾菲利普·埃馬努埃爾·巴赫出生。
德國作曲家、管風琴家卡爾菲利普·埃馬努埃爾·巴赫出生
卡爾菲利普·埃馬努埃爾·巴赫
卡爾·菲利普·埃馬努埃爾·巴赫,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 ,德國作曲家,羽管鍵琴家。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第3子,也是J.S.巴赫的兒子里最有名的。1714年3月8日生于魏瑪,1788年12月14日卒于漢堡。
他不滿足于父親作品中常用的復調寫作方式,對純對位表示蔑視。他的作品在18世紀中葉具有典型意義。其精華在于趣味高雅和精致洗練,對鍵盤樂器的表現性能尤其有深刻的理解。他具有驚人的即興演奏技巧。作為演奏家,以技巧準確、音色優美和感情深刻而著稱。作有大量聲樂曲和器樂曲,包括清唱劇兩部:《以色列人在荒野》(1775)和《耶穌復活與升天》(1787);鍵盤協奏曲五十部和鍵盤奏鳴曲數集。(見A.沃特凱恩編《C.P.E.巴赫作品主題目錄》,1905)所作奏鳴曲顯示出對比調性的主題處理漸趨成熟,古典奏鳴曲式即由此發展而來。在傷感性行板樂章和偶爾采用的器樂宣敘調中可以看到歌劇的影響。論文《鍵盤樂器的正確演奏法》(兩集,1753和1762)對于當時鍵盤樂器的演奏風格,特別是裝飾音的處理,是有價值的指南(現代版由W.尼曼編訂,1925;W.J.米切爾譯成英文,1949)。
卡爾·菲利普·埃馬努埃爾·巴赫的交響曲、協奏曲、鍵盤樂奏鳴曲等作品,對古典奏鳴曲曲式的發展、完善有重大影響,是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的先驅。
|
|
|
上述內容已注明媒體來源的,為本站編輯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明錯誤或者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進行處理。向原創致敬!!!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
|
|
歷史上的今天 |
|
今天是:2025年04月06日(星期日)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