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90年3月9日庫斯魯二世繼位為波斯薩珊王朝君主 |
歷史上的今天
欄目:重大事件
發布時間:2021-02-21 19:15
|
|
|
590年3月9日發生的重大事件:
摘要:590年3月9日(農歷590年1月28日),庫斯魯二世繼位為波斯薩珊王朝君主。
590年3月9日,庫斯魯二世繼位為波斯薩珊王朝君主。
薩珊家族崛起于伊朗西南部法爾斯(“波斯”本來就是這里的古名)。王朝的始祖薩珊是瑣羅亞斯德教的祭司。3世紀初其子帕佩克據其根據地斯塔赫爾(今Istakhr)自立為王。224年帕佩克之子阿爾達希爾一世(224~241在…
|
590年3月9日(農歷590年1月28日),庫斯魯二世繼位為波斯薩珊王朝君主。
590年3月9日,庫斯魯二世繼位為波斯薩珊王朝君主。
薩珊家族崛起于伊朗西南部法爾斯(“波斯”本來就是這里的古名)。王朝的始祖薩珊是瑣羅亞斯德教的祭司。3世紀初其子帕佩克據其根據地斯塔赫爾(今Istakhr)自立為王。224年帕佩克之子阿爾達希爾一世(224~241在位) 推翻帕提亞王朝(安息帝國),226年在泰西封加冕,自稱諸王之王。他進而占領原帕提亞帝國的廣大地區,建立中央集權的薩珊波斯封建帝國;又北征亞美尼亞,粉碎帕提亞遺族與大月氏人的聯合,鞏固了帝國的邊境。他以祆教為國教。
沙普爾一世(241~272在位)使羅馬帝國受到3 次極沉重的打擊。第3次大敗羅馬軍于埃德薩附近,俘羅馬皇帝P.L.瓦勒里安(260)。他所統治的領土共有27省,東境遠達今錫爾河流域和印度河的中上游。沙普爾一世自稱伊朗和非伊朗的諸王之王。為了統治多民族的帝國的需要,他扶植摩尼所創立的世界宗教。他死后,摩尼教遭到迫害。
4~5世紀,薩珊王朝與西鄰拜占庭帝國不斷進行戰爭,互有勝負;在東境則先后受游牧民族——匈奴的一支匈尼特人和嚈噠人的威脅。薩珊王菲魯茲(又稱卑路斯,457~484在位)抵御嚈噠人,戰死。其時王室衰弱,貴族專橫。菲魯茲之子卡瓦德一世 (488~496,499~531在位)企圖利用瑪茲克運動抑制貴族專橫,498年被貴族推翻。501年他靠嚈噠人的支持恢復了王位。
卡瓦德一世之子庫斯魯一世(531~579在位)統治期間,帝國達于極盛。他在嗣位前3年,即與祆教僧侶合謀,鎮壓了瑪茲達克教派;嗣位后實行一系列改革。增加國庫收入,緩和國內矛盾,又依靠小貴族,讓他們擔任地方行政職務,從而降低少數世家大族在政治上的作用。約558年,他與西突厥聯合,擊潰嚈噠。572年,為了斷絕拜占庭從海上取得中國絲綢的通路,占領了也門。以后,拜占庭又與西突厥聯合,發動對伊朗的長期戰爭。
庫斯魯一世之子霍爾米茲德四世(578~590在位)繼續與拜占庭的戰爭。在國內,他企圖依靠基督教徒加強自己的地位,繼續執行抑制大貴族的政策,因而觸怒大貴族和瑣羅亞斯德教的僧侶,結果被推翻。其子庫斯魯二世(590,591~628在位)繼位不久,602年,對拜占庭發動戰爭,征服了整個小亞細亞,洗劫敘利亞,占領安條克、大馬士革、耶路撒冷,最后于619年占領埃及,他以此得到帕爾維茲(Parvīz,意為勝利者)的稱號。
622年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收復小亞細亞,627年進至底格里斯河中游地區。
庫斯魯兵發也門,打破了半島政治格局和社會結構的平衡,這對阿拉伯社會的重新洗牌起到了助推作用。更富戲劇性的是這,這場變革爆發出的能量,最終導致薩珊王朝的傾覆。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南征北戰,短短二十余年間,一盤散沙的阿拉伯半島已統一在真主的大旗下,然后穆斯林四出征服,而波斯帝國也被他們列入了征服的名單。637年,阿拉伯軍隊在賽爾德·本·艾比·瓦戛斯率領下,大敗薩珊軍于卡迪西亞,攻下泰西封。這時距庫斯魯征服也門,僅過了62年。642年奈哈萬德之役決定了薩珊帝國的滅亡。末王伊嗣俟三世于651年在木鹿被一個磨坊主殺死。其子俾路斯逃亡至東土大唐,任右武衛將軍,當時唐朝由唐高宗當朝。
|
|
|
上述內容已注明媒體來源的,為本站編輯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明錯誤或者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進行處理。向原創致敬?。?!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
|
|
歷史上的今天 |
|
今天是:2025年04月06日(星期日)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