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日行動】牟平公安為走失5年老人找到兒子 |
【歷史上的今天】
欄目:政企信息
發布時間:2022-09-22 19:08
|
|
|
摘要:北京時間2022年9月22日(農歷2022年8月27日),星期四,【百日行動】“姐,我以后又有媽了!”牟平公安為走失5年老人找到兒子。
9月19日下午15時許,在牟平區大窯街道敬老院門口,28歲的程浩(化名)搓著雙手,踮著腳尖,不停往里看。
沒過幾分鐘,一名矮小但白凈的老人從敬老院走出來,程浩立即跑上前,一把將老人抱在懷里,“對不起媽,是我把你弄…
|
北京時間2022年9月22日(農歷2022年8月27日),星期四,【百日行動】“姐,我以后又有媽了!”牟平公安為走失5年老人找到兒子。
9月19日下午15時許,在牟平區大窯街道敬老院門口,28歲的程浩(化名)搓著雙手,踮著腳尖,不停往里看。
沒過幾分鐘,一名矮小但白凈的老人從敬老院走出來,程浩立即跑上前,一把將老人抱在懷里,“對不起媽,是我把你弄丟了!”他怎么也沒想到,時隔五年會與母親在這里再次相見。
一通報警求助,養老院里安了“家”
2017年7月24日,當時的蛤堆后邊防派出所(現蛤堆后海岸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在蛤堆后飼料廠路邊,一名老人需要救助。
處警民警于建剛立即到達現場,只見一名矮小瘦弱的女子蜷縮在路邊,年齡在60歲左右。
民警立即將老人帶回派出所,經反復溝通,發現老人精神存在異常,個人姓名、住址等基本信息都說不上來,通過照片比對未發現任何有效信息。民警第一時間為其采集血樣進行比對,也沒有發現符合樣本。
考慮到短時間內無法與家屬取得聯系,經與所領導商議,他們決定聯系所在轄區(大窯街道)的敬老院,將老人先行安置。
沒想到,這一住便是五年。
一張人員交接表,母子相認獲團圓
五年后,一張“公安機關護送流浪乞討人員交接表”,讓牟平公安分局大窯派出所戶籍民警郭亭,結識了這位老人。
這張表,正是當年蛤堆后邊防派出所在安置老人時,登記完成的。
根據最新政策,今年以來,民政部門聯合公安、住建、衛健等積極開展“團圓行動”,主動為無身份信息人員尋親救助和辦理落戶安置。2022年8月,大窯街道敬老院工作人員尋求大窯派出所幫助,想要為前期相關部門尋親無果、無法查證真實身份的兩位老人,辦理落戶。其中一位,便是她。
為避免重復戶口出現,郭亭再次為老人進行了血樣采樣和照片查詢比對。五年過去了,隨著技術的進步和信息的逐步完善,轉機出現了!當照片比對到山東省的時候,郭亭發現:招遠一個農村的老太太,相貌和老人有些相似。然而經查詢,這位老太太唯一登記的家人,她的兒子,聯系方式一欄卻是空的。
不愿放棄的郭亭,撥通了當地派出所的電話。對方派出所民警反饋稱,村里確實有一位老太太幾年前走丟,但他們也沒有其兒子的聯系方式,唯一可以提供的是老太太一個遠房親戚的電話,不知道有沒有用。
“要要要,麻煩您說一下。”有線索就是有希望。郭亭立即與這位遠房親戚取得聯系,從她口中意外打聽到了老太太兒子的聯系方式。
一個接一個的電話號碼,為這段失聯的親情,找到了延續"信號”。”就是她!”當對方將老人的相關視頻發給郭亭后,她十分確定。
一項戶籍業務,為尋親助力
根據程浩提供的老人戶籍及身份證信息,二人母子關系于9月19日上午10時確定,并約定當日下午15時在敬老院見面。
原來,五年前,程浩一家三口從煙臺招遠來到萊山租房打工。一天因家中無人,精神異常的母親自己跑了出來再也沒有回去。“此前母親也多次從家里跑出去過,沒多久就回來了,時間最長的一次是一年多。”父子倆找了很長時間,但這一次,卻一直沒有消息。
三年前,父親因癌癥去世,程浩便開始了一個人的打工生活。在他心底,盡管從未認定母親遭遇變故,但也不曾奢望,此生還能母子相見。看到母親在敬老院吃得白白胖胖,甚至比在家的時候還胖了些,程浩十分感激。
“姐,我以后又有媽了!”在戶籍窗口工作7年,被人喊過無數次“姐”,但這聲“姐”,讓在一旁默默注視的郭亭,徹底破防。
這場母子相認,不是受人求助請托,而是源自一名戶籍警的職責所在。縱使其中幾經波折,但結果終是讓人欣慰。她感謝這份職業,讓自己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助親人團圓,讓親情延續。
一同采集信息準備落戶的另外一名老人,目前仍無法查明其身份。郭亭表示,自己也不會放棄,將繼續立足戶籍崗位,為尋親團圓助力。
(來源: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公安)
|
|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
|
|
歷史上的今天 |
|
今天是:2025年04月20日(星期日)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