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市金山區創新助老、解決“停車難”問題他們的服務直達居民“家門口” |
【歷史上的今天】
欄目:政企信息
發布時間:2023-04-18 22:31
|
|
|
摘要:北京時間2023年4月18日(農歷2023年閏2月28日),星期二訊:上海市金山區創新助老、解決“停車難”問題他們的服務直達居民“家門口”。
“以前回來晚一點就沒有地方停車,現在實施了停車收費后,再也不用擔心沒有地方停車了。”居民沈先生稱這項治理牽住了“牛鼻子”。日前,根據民法典有關規定,率先在金桂花苑實現小區停車位收費制,規定小區業主在交納租賃費后,…
|
北京時間2023年4月18日(農歷2023年閏2月28日),星期二訊:上海市金山區創新助老、解決“停車難”問題他們的服務直達居民“家門口”。
“以前回來晚一點就沒有地方停車,現在實施了停車收費后,再也不用擔心沒有地方停車了。”居民沈先生稱這項治理牽住了“牛鼻子”。日前,根據民法典有關規定,率先在金桂花苑實現小區停車位收費制,規定小區業主在交納租賃費后,享有固定的停車位,小區居民“停車難”的老問題從此迎刃而解。
近年來,金山區漕涇鎮花園居民區黨總支、居委會從百年老街的實際出發,建立助老服務、黨員活動、辦事作風“三下沉”體系,使黨群服務資源直達居民“家門口”,有效提升社區治理水平和居民幸福指數。
創新助老機制下沉為老服務
花園居民區60歲以上老年居民約占三分之一,其中不少是獨居老人。據介紹,近年來,居民區不斷深化“兩個半”工作法,居委會干部上班前半小時,“先敲老人家的門,再進辦公室門”,下班后半小時,“先串老人家門,再回自己家的門”。“早上看到這些老年人家的門開著,窗戶已打開,或者看到他們在走動的身影,心里感到踏實多了”,花園居民區黨總支副書記陸婉婷說。
在花園居民區里,“助老為老”的暖心事不斷。下雨天去工農街王老伯家“敲門”,發現外面下大雨,屋內下小雨,原來王老伯家的屋頂被大風刮走了瓦片。于是班子成員協調物業等部門,在短時間內進行修繕。身患重病的高老伯想辦一份有法律效力的遺囑,但苦于行動不便,無法去公證處辦理。第二天居委會干部聯系了社區法律顧問,上門指導高老伯自書了一份遺囑,了卻了老人的一樁心事。
延伸學習終端下沉教育陣地
近年來,花園居民區黨總支針對老年黨員占八成的實際情況,延伸學習教育活動終端,使困難黨員不出家門也能參加學習。第五黨小組黨員陳建萍,因病手術后休養在家,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吳雪鋒“送學上門”,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還送上了新黨章。
另外,還將黨小組活動下沉到“家門口”的黨群服務點,讓一些腿腳不便的老年黨員選擇在家門口參加學習,提高了學習熱情。就連組織志愿服務,也盡量安排在家門口活動。今年3月“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志愿者在家門口為老年人義務理發、縫補、測量血壓。居民說:“黨員好事做在家門口,他們的模范作用看到了,我們也受益了。”
改進辦事作風下沉破解難題
設施老化是老街道的一個特點。吳雪鋒指著一排排嶄新墻面的房子說:“去年在城鎮面貌提升中,居委會干部沉到一戶戶實地摸排,使一萬多平方老房子舊顏變新貌。”
為了方便居民辦事,居委會不僅將辦公室從樓上搬到樓下,還跨開雙腳沉下去為居民排憂解難。去年7月,有居民反映街道背后的死角問題,根據居民的意見,居委會全面開展了整治死角的行動,很快摸排到隱蔽處的廢竹林和危舊倉庫等臟亂差問題,經過整治,不僅改善了環境,還新增加一批停車位。據統計,去年至今,已整治各類死角隱患12個,頗受居民好評。
(來源:上海市金山區人民政府)
|
|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
|
|
歷史上的今天 |
|
今天是:2025年04月23日(星期三)
|
|
|
|
|
|
|
|
|
|